文章解析

sòng
bǎi
shí
shǒu
shí
liù

朝代:宋作者:释绍昙浏览量:1
qiū
yáng
huà
bēn
léi
pàn
jīn
ér
mèi
shān
wáng
zèng
zhī
hàn
féng
gān
xiāng
zhī
diān
quán
shù
cháng
dào
xuě
fān
chí
shuí
zhī
jiān
jiàn
tài
píng
shí
zhǔ
zhàng
àn
zhōng
wén
shǒu
zhī
zhī
zhī
dǎo
zhī
shǔ
tuì
退
liáng
shēng
qián
huó
huà
lóng
yuè
chū
tiān
chí
yíng
páng
gōng
xiào
zhǎn
méi

译文

秋天的太阳肆意地释放酷热,突然间大地响起奔腾的雷声。洗涤了闷热的衣襟,高兴得难以入睡。懿德山王赠送给他一首偈语:大旱的时候遇到甘霖,他乡的时候遇到老朋友。山崖崩塌,泉水冲击玉石,品尝稻米,如同雪花在勺中翻动。哎呀呀,谁能知道艰难困苦的时候,又看到了太平的时光。拄着拐杖的人,在暗中听到了这个消息,双手舞动起来,双脚也跳了起来。暑气消退,凉爽来临,前面的道路变得顺畅,就像蛟龙跃出天池,让庞公高兴得展开了眉头。

逐句剖析

"秋阳肆酷":秋天的太阳肆意地释放酷热,

"划地奔雷":突然间大地响起奔腾的雷声。

"洗涤袢襟":洗涤了闷热的衣襟,

"喜而不寐":高兴得难以入睡。

"懿德山王赠之以偈":懿德山王赠送给他一首偈语:

"大旱逢甘雨":大旱的时候遇到甘霖,

"他乡遇故知":他乡的时候遇到老朋友。

"攧崖泉漱玉":山崖崩塌,泉水冲击玉石,

"尝稻雪翻匙":品尝稻米,如同雪花在勺中翻动。

"咿呜咿":哎呀呀,

"谁知艰棘际":谁能知道艰难困苦的时候,

"复见太平时":又看到了太平的时光。

"拄杖子":拄着拐杖的人,

"暗中闻得":在暗中听到了这个消息,

"手之舞之":双手舞动起来,

"足之蹈之":双脚也跳了起来。

"暑退凉生前路活":暑气消退,凉爽来临,前面的道路变得顺畅,

"化龙一跃出天池":就像蛟龙跃出天池,

"赢得庞公笑展眉":让庞公高兴得展开了眉头。

# 赢得庞公笑展眉:旧注:谢董居士相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四十六)》是南宋释绍昙创作的一首偈颂。此偈描绘了从酷热到甘霖降临,再到感受到太平景象的过程。先写秋阳酷热后雷雨到来,洗涤了闷热,让人欣喜。接着表达喜悦之情,又描绘了美好景象。然后感慨艰难后见到太平,最后写拄杖者闻讯手舞足蹈,以及暑退凉生带来的希望,如同蛟龙出池让庞公展眉,体现出一种禅意中的喜悦和对太平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僧人

释绍昙(?~1297),宋代僧人。字希叟,西蜀(今四川境)人。为径山师范禅师法嗣,出世天台佛陇。先后主于平江府法华禅寺、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释绍昙的诗多为偈颂、颂古、铭赞,阐扬佛理,取譬广泛,不乏构思巧妙、空灵澄寂之作。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秋阳肆酷,划地奔雷”,描绘了秋天的太阳极度酷热,突然间大地响起奔腾的雷声。“肆酷”一词强调了酷热的程度,“划地”则增添了一种突然感,为后文的转变埋下伏笔。“洗涤袢襟,喜而不寐”,雷雨到来,洗涤了闷热的衣襟,让人高兴得难以入睡。“洗涤袢襟”形象地写出了雷雨带来的清凉感受,“喜而不寐”则直接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之情。“懿德山王赠之以偈:大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这里引用“大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这句俗语,进一步强调了喜悦的心情。“懿德山王”是特定的人物或象征,赠送偈语表达了对这种美好变化的祝福。“攧崖泉漱玉,尝稻雪翻匙”,描绘了山崖崩塌,泉水冲击玉石;品尝稻米,如同雪花在勺中翻动的景象。“攧崖泉漱玉”给人一种壮观的自然美感,“尝稻雪翻匙”则细腻地描绘了生活的美好。“咿呜咿,谁知艰棘际,复见太平时”,这几句诗中“咿呜咿”是表达感慨的声音,“谁知艰棘际,复见太平时”则感慨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又看到了太平的时光,体现出一种对和平的珍惜。“拄杖子,暗中闻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拄着拐杖的人在暗中听到了这个消息,手舞足蹈起来“拄杖子”象征着修行者或智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喜悦之情。“暑退凉生前路活,化龙一跃出天池,赢得庞公笑展眉”,暑气消退,凉爽来临,前面的道路变得顺畅,就像蛟龙跃出天池,让庞公高兴得展开了眉头。“暑退凉生”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化龙一跃出天池”象征着一种飞跃和突破,“赢得庞公笑展眉”则表达了对这种变化的美好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