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落红时片片":水面上的落花一片一片的,
# 落红:落花。
"江头雪絮飞缭乱":江面上飞舞着如絮般的雪花。
# 雪絮:这里指柳絮。
"渺渺碧波天漾远":烟波浩渺,远方水天相接,
# 漾:荡漾、晃动。,渺渺:幽远的样子。
"平沙暖":岸边的沙堤好像也暖意洋洋。
"花风一阵萍香满":散发着鲜花香气的风吹散了浮萍,
"晚来醉著无人唤":我在夜晚独自买醉,睡着了也没人唤醒我。
# 著:一作“着”。
"残阳已在青山半":残阳已经到了山腰了,
"睡觉只疑花改岸":当我醒来时,我也不在之前的岸边了,
# 觉:觉醒。
"抬头看":抬起头望向远方,
"元来弱缆风吹断":发现原来是弱风把缆绳吹断了。
# 缆:缆绳,将船系在岸边的绳索。,元:开始,原来。
北宋词人
曹组(?~?),北宋词人。初字彦章,后字符宠,一作元宠,颍昌阳翟(今河南许昌)人。宣和三年特命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换武阶,任阁门宣赞舍人,为睿思殿应制。曹组性滑稽。政和年间,他以谐谑词闻名都下,时人称之“滑稽无赖之魁”。其现存词中,滑稽调笑者甚少,而多咏吟闲情小景、抒发羁旅情怀,造语新雅工稳。代表作品有《寒食辇下》《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婆罗门引·望月》等。著有《箕颍集》。
1. 分段赏析
上片:“水上落红时片片,江头雪絮飞缭乱”,词人开篇便以细腻笔触勾勒水乡春景。“水上落红”,描绘出花瓣轻盈飘落于水面的画面,“片片”强调花瓣数量之多,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与美感,让人仿佛能看到花瓣随波逐流的悠然姿态。“江头雪絮飞缭乱”,将江头纷飞的柳絮比作雪花,“飞缭乱”生动展现出柳絮在风中肆意飞舞、杂乱却又充满生机的状态。红白二色相互交织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春意盎然且富有层次感的江村画卷,不仅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营造出一种清新、灵动的氛围。“渺渺碧波天样远。平沙暖,花风一阵萍香满”,进一步拓展视野。“渺渺碧波天样远”,写出碧波浩渺无垠,向远方延伸直至与天际相融,给人以辽阔、悠远之感,展现出大自然的广袤与深邃。“平沙暖”,从触觉角度出发,点明沙滩在春日暖阳照耀下的温暖,传递出一种舒适惬意之感。“花风一阵萍香满”,“花风”即春风,春风拂过,带来满溢的萍花香气,从嗅觉角度丰富了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这充满花香的春日江村之中。上片通过对景物多维度的描写,全方位渲染出春江的美好,为下片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感表达巧妙铺垫。下片:“晚来醉著无人唤,残阳已在青山半”,生动刻画渔民形象。“晚来醉著”,表明渔民在傍晚时分已沉醉,“无人唤”则体现出他的生活自在随性,无人拘束打扰。这种状态暗示着他对生活的满足与坦然,不必受世俗时间观念与他人约束。“残阳已在青山半”,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太阳已西斜至青山半腰,以景衬人,更凸显出渔民醉卧不知时日过的悠然。此句不仅展现出渔民率真自得的生活情趣,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与洒脱。“睡觉只疑花改岸。抬头看,元来弱缆风吹断”,细腻描写渔民睡醒后的反应。“睡觉只疑花改岸”,生动表现出渔民刚睡醒时的恍惚状态,他因船只移动,记忆中岸边的花与眼前所见不同,故而产生疑惑,“疑”字将其懵懂、天真的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抬头看,元来弱缆风吹断”,揭示船只移动的原因是缆绳被风吹断,“元来”一词带有恍然大悟的意味,增添了几分诙谐幽默。这几句通过对渔民行动与心理的描写,以小见大,突出其朴素天真、随性自在的性格特点,虽只是词人想象中的渔家乐场景,但却极具生活情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读者在感受渔民生活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一种质朴的美感与生活的乐趣。
上一篇:宋·曹组《品令·乍寂寞》
下一篇:宋·曹组《蓦山溪·草薰风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