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o
wáng

朝代:宋作者:姜特立浏览量:1
ān
rén
chóu
qiè
chūn
hán
mén
lèi
shī
jié
wèi
gān
shuāng
yàn
guī
lái
fǎng
访
jiù
zhī
shì
luán

译文

我如安仁般心怀愁绪,怯惧这春日的料峭微寒,擦拭着泪水写下诗句,睫毛上仍沾着未干的泪痕。成双的燕子归来,似在寻访旧日的巢穴,却不知我已如失伴的孤鸾,独自徘徊在寂寥的人间。

逐句剖析

"安仁愁思怯春寒":我如安仁般心怀愁绪,怯惧这春日的料峭微寒,

"扪泪题诗睫未干":擦拭着泪水写下诗句,睫毛上仍沾着未干的泪痕。

"双燕归来如访旧":成双的燕子归来,似在寻访旧日的巢穴,

"不知吾已是孤鸾":却不知我已如失伴的孤鸾,独自徘徊在寂寥的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悼亡》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开篇借西晋潘岳(字安仁)典故,展现诗人面对春寒,因思念亡者而满怀愁思、泪洒题诗的悲戚场景;后两句以双燕归来寻访旧主,对比自身成为孤鸾的凄凉,将物是人非之感刻画得淋漓尽致。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借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对比,生动地抒发了对亡者深切的悼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姜特立(1125~1202?),南宋文学家。字邦杰,号梅山老人,处州丽水(今属浙江)人。以荫补承信郎,孝宗时任福建兵马副都监。光宗即位,迁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拜庆远军节度使,因招权纳贿为时人诟病。姜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自然流露,不事雕琢,韩元吉、陆游、杨万里均称赏之。其词今存二十首,多咏怀酬送之作,风格婉丽。著有《梅山词》《梅山续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悼亡题材的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哀悼与孤独心境​​,并​​以自然景物的反衬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悲怆感​​。

2. 分段赏析

“安仁愁思怯春寒,扪泪题诗睫未乾”两句借典起笔,以西晋潘岳悼念亡妻时的愁思为引,点出自身同样深陷悲悼之境。“怯春寒”并非单纯畏惧天气的寒冷,而是借春寒的萧瑟烘托内心的凄冷,将丧偶后的孤寂、悲戚之感具象化。“扪泪题诗睫未乾”生动描绘出诗人擦拭泪水后仍在写诗,睫毛上泪痕未干的场景,通过这一细腻的动作描写,直观展现出其悲痛之深,以及对亡者难以释怀的思念,使读者仿佛能看到诗人沉浸在哀伤中,挥笔书写悼亡诗篇的模样。“双燕归来如访旧”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归来的双燕赋予人的情感,仿佛它们是前来探访老友的。双燕的归来与诗人的孤单独处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衬哀情,昔日与妻子共处时,或许也有双燕相伴,如今燕在人亡,更添物是人非之感。同时,双燕的形象也暗含着对往昔夫妻恩爱情景的回忆,进一步引发诗人内心的伤痛。“不知吾已是孤鸾”则以“孤鸾”自比,“孤鸾”常被用以比喻失去配偶的人,此处诗人借这一意象,直白地倾诉自己丧偶后的孤独处境与凄凉心境。双燕归来却不知故人已去,诗人如同离群的孤鸾,失去了生命中的伴侣,孤独、悲戚之情溢于言表,使整首诗的悼亡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余韵悠长,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姜特立《悼亡》

下一篇:宋·姜特立《感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