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韵胜堪娱客":管弦乐曲韵律悠扬,足以愉悦嘉宾,
"山水音清好赋诗":山水清音空明澄澈,正合吟诗寄兴。
"底事翩然欲归去":为何你偏要翩然启程,匆匆归去,
"尊前风月又相思":只恐此后酒宴前清风明月,又要引我深切相思。
南宋文学家
姜特立(1125~1202?),南宋文学家。字邦杰,号梅山老人,处州丽水(今属浙江)人。以荫补承信郎,孝宗时任福建兵马副都监。光宗即位,迁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拜庆远军节度使,因招权纳贿为时人诟病。姜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自然流露,不事雕琢,韩元吉、陆游、杨万里均称赏之。其词今存二十首,多咏怀酬送之作,风格婉丽。著有《梅山词》《梅山续稿》。
1. 分段赏析
首句“管弦韵胜堪娱客”,从听觉角度切入,描绘出宴会上管弦乐声优美动听,足以让宾客愉悦的场景。“韵胜”二字点明乐声的美妙特质,营造出欢快热闹的送别宴氛围,为后文情感转折做铺垫。次句“山水音清好赋诗”,将视角从宴乐转向室外自然,写周围山水间的清越之声,适宜触发诗兴、创作诗句。此句以“音清”呼应前句“韵胜”,延续了美好的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出宴饮时的雅致氛围,也暗含诗人与友人共处时的惬意。第三句“底事翩然欲归去”,笔锋一转,以设问的语气,直接表达对友人“翩然归去”的疑惑与不舍。“底事”即“何事”,直白的发问中藏着对友人离去的惋惜;“翩然”看似写友人离去的洒脱,实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留恋,让情感从之前的愉悦转向不舍。末句“尊前风月又相思”,回到送别宴的场景,“尊前”呼应开篇的宴饮,“风月”则承接前文的山水之景。此句写即便眼前有风月美景、美酒相伴,想到友人即将离去,日后也只能在这风月中思念对方,将送别时的不舍转化为对未来相思的预判,收束全诗,让离别愁绪更显绵长。
上一篇:宋·姜特立《出关》
下一篇:宋·姜特立《对芳樽广韦苏州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