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qiū

朝代:宋作者:洪皓浏览量:1
jiù
shí
xiāng
shí
wéi
míng
yuè
sān
ér
yíng
yíng
yòu
quē
yíng
shí
cháng
shǎo
quē
cháng
duō
qià
rén
jiān
bié
jīn
bié
sān
nián
zhōng
qiū
sān
jiàn
wàng
shū
yuán
yàn
shàng
fǎn
hóng
鸿
yàn
zhèng
ěr
xiáng
yōu
yàn
shí
shuài
yóu
zài
shēng
shēng
bēi
yín
zhèng
chǔ
gěng
gěng
mèi
mèng
nán
chéng
piān
piān
dié
hán
jiāng
yùn
yàn
cǎo
huáng
jīn
fēng
zòu
qīng
shāng
yuán
qín
cāo
míng
yuè
chuī
diào
gāo
zhuǎn
liáng
yuē
jiē
jiǔ
xíng
nìng
zhī
wàn
wéi
què
nán
fēi
fēi
gāo
yuàn
wéi
huáng
xiāo
xiāng
shuǐ
kuò
yǐng
chén
chén
è
zhǔ
lóu
gāo
xìng
yòu
shēn
míng
nián
zhī
chù
zài
chán
juān
zhào
xīn

译文

往昔相识的唯有明月,每月十五圆了又缺。圆的时候少缺的时候多,正像人间充满离别。我如今离别已三年整,中秋三次见到月圆。乌衣燕子尚能返故巢,鸿雁正在幽燕之地盘旋。此时蟋蟀还在屋檐下,声声悲鸣伴我独处。长夜难眠难以入梦,翩翩蝴蝶也辞别而去。寒蝉哀鸣草木枯黄,秋风萧瑟奏响清商曲。取琴想弹明月之曲,曲调高古更显凄凉。母亲叹息我久戍边疆,怎知万里漂泊成羁客。乌鹊南飞难以高飞,愿化黄鹄却折断羽翼。潇湘水面倒影沉沉,鄂渚高楼更显孤高。明年此时不知身在何处,再望明月照亮客子之心。

逐句剖析

"旧时相识惟明月":往昔相识的唯有明月,

"三五而盈盈又缺":每月十五圆了又缺。

# 三五:农历十五日,古诗咏元夕,中秋多用之。

"盈时常少缺常多":圆的时候少缺的时候多,

"恰似人间足离别":正像人间充满离别。

# 足:充满。,似:一作惟。

"我今一别已三年":我如今离别已三年整,

"中秋三见望舒圆":中秋三次见到月圆。

# 望舒:月亮的御者后来作为月的别名。

"乌衣燕子尚得返":乌衣燕子尚能返故巢,

"鸿雁正尔翔幽燕":鸿雁正在幽燕之地盘旋。

# 正尔:恰好这时。

"此时蟋蟀犹在宇":此时蟋蟀还在屋檐下,

"声声悲吟正独处":声声悲鸣伴我独处。

"耿耿不寐梦难成":长夜难眠难以入梦,

# 寐:一作官。

"翩翩蝴蝶亦辞去":翩翩蝴蝶也辞别而去。

"寒螀韵咽草木黄":寒蝉哀鸣草木枯黄,

# 螀:一作阄。

"金风恻恻奏清商":秋风萧瑟奏响清商曲。

# 清商:古五音之一商声。借以形容秋风的声音。,恻恻:此言秋风引起的悲凉心绪。

"援琴拟操明月吹":取琴想弹明月之曲,

# 明月吹:古琴曲名。

"调高曲古转凄凉":曲调高古更显凄凉。

"母曰嗟予久行役":母亲叹息我久戍边疆,

"宁知万里为羁客":怎知万里漂泊成羁客。

# 羁客:滞留他乡的人。,里:一作晨。

"乌鹊南飞飞不高":乌鹊南飞难以高飞,

"愿为黄鹄无羽翼":愿化黄鹄却折断羽翼。

# 黄鹄:鸟名天鹅。洪皓此句则指自己愿作黄鹄高举归乡,但无奈没有黄鹄所凭依的羽翼。

"潇相水阔影沉沉":潇湘水面倒影沉沉,

# 阔:一作疾。

"鄂渚楼高兴又深":鄂渚高楼更显孤高。

# 鄂渚楼高:指黄鹊楼鄂渚即鄂州(今武汉市武昌区)。

"明年此际知何处":明年此时不知身在何处,

"再睹婵娟照客心":再望明月照亮客子之心。

# 婵娟:颜色美好貌此指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中秋》是宋代诗人洪皓创作的七言排律。此诗以中秋明月为切入点,通过“盈缺”意象与“离别”主题的呼应,抒发诗人长期羁旅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诗中“我今一别已三年”直述漂泊时长,“鸿雁翔幽燕”“蟋蟀悲吟”等意象强化了时空阻隔的苍凉感,末句“再睹婵娟照客心”则以月寄情,暗含对归乡的渺茫期许。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沉郁,通过自然物候与人生境遇的对照,展现了战乱年代文人辗转流离的生存境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洪皓(1088~1155),南宋文学家。字光弼,饶州鄱阳(今江西)人。政和进士,建炎三年,奉命出使金朝,被扣十余年。其拒绝金人所授官职,屡次秘密派人密奏金朝虚实。绍兴十二年,被释归宋,授徽猷阁直学士。洪皓见秦桧即言不可苟安钱塘,为桧所忌。贬居英州九年,后徙袁州,至南雄州病死。谥忠宣,赠太子太师。洪皓好古博雅,善琴棋,书无所不读,尤熟于杜诗。其奏札《又跋金国文具录札子》叙事详备,而其他奏札亦正气凛然,坦诚明快。洪皓的诗词多留居金国所作,多表现忠贞之志、乡关之思、念母之情。作品有《都驿亭诗》《食羊次韵》《木兰花慢·中秋》等。著有《鄱阳集》《松漠纪闻》《金国文具录》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中秋》是宋代诗人洪皓创作的七言排律。诗中所述“我今一别已三年,中秋三见望舒圆”,由此可知该诗创作时间为公元1131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旧时相识惟明月,三五而盈盈又缺。”此句以明月为“旧时相识”,赋予其人格化色彩,暗含诗人漂泊中唯一的恒常寄托。明月“盈盈又缺”的周期性变化,与人间聚散形成对照。“盈时常少缺常多,恰似人间足离别。”此句通过盈亏比例的失衡,直指人间离别之频繁。以自然现象隐喻世事规律,语言质朴却暗含深沉喟叹,呼应全诗羁旅主题。“我今一别已三年,中秋三见望舒圆。”此句“三”字叠用强化时间流逝的沉重感,望舒(月神)代指明月,凸显中秋圆月与孤独岁月的反差,流露出对归期的渺茫期待。“乌衣燕子尚得返,鸿雁正尔翔幽燕。”此句借燕子归巢、鸿雁南飞的自然现象,反衬自身滞留异乡的无奈。典故化用暗含南北分界的空间阻隔,深化家国之思。“此时蟋蟀犹在宇,声声悲吟正独处。”此句以蟋蟀夜吟的凄切声响,烘托独居客舍的孤寂氛围。视听结合的手法将无形愁绪具象化,强化秋夜的萧瑟意境。“耿耿不寐梦难成,翩翩蝴蝶亦辞去。”此句化用庄周梦蝶典故,却反其意而用之:连象征自由的蝴蝶亦弃人而去,暗示诗人陷入现实困境无法超脱的精神状态。“寒螀韵咽草木黄,金风恻恻奏清商。”此句寒蝉哀鸣、草木凋零与肃杀秋风构成视听通感,清商(商声,古五音之一)暗指悲凉曲调,多维度渲染凄清秋意。“援琴拟操明月吹,调高曲古转凄凉。”此句以琴曲寄情却难成天籁,反显曲调苍凉。明月意象再次出现,将音乐审美与自然意象融合,深化孤高旷远之境。“母曰嗟予久行役,宁知万里为羁客。”此句虚构母子对话场景,凸显游子身份与故园牵念。直白语言中蕴含深沉情感,呼应《诗经》陟岵瞻望的传统。“乌鹊南飞飞不高,愿为黄鹄无羽翼。”此句化用曹操《短歌行》乌鹊意象,却以“飞不高”自嘲身世飘零;愿为黄鹄却折翼的悖论,展现归乡执念与现实桎梏的矛盾。“潇湘水阔影沉沉,鄂渚楼高兴又深。”此句地理意象的并置拓展诗意空间,水阔影沉与楼高望远形成视觉纵深,暗含对故土的遥望与阻隔的双重意蕴。“明年此际知何处,再睹婵娟照客心。”此句以问句收束全篇,将时间推向未来,婵娟意象的循环与行踪的未定形成张力,在希望与迷茫中终结全诗,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洪皓《谒先祖并外祖殡所》

下一篇:宋·洪皓《蓦山溪·和赵粹文元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