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o
wáng
yáng
kěn
yǐn
jiǔ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bái
fēng
hán
xuě
huā
shǒu
xiào
shā
táo
yuān
míng
yǐn
bēi
zhōng
jiǔ
làng
zhāng
qín
zāi
zhū
liǔ
kōng
tóu
shàng
jīn
ěr
yǒu

译文

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扬扬的雪花如手般大小。可笑你一副陶渊明做派,却一点也不饮杯中美酒。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白白栽了五株翠柳。枉负头上那一顶葛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逐句剖析

"地白风色寒":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

# 寒:寒厉。,地白:雪白。

"雪花大如手":纷纷扬扬的雪花如手般大小。

"笑杀陶渊明":可笑你一副陶渊明做派,

# 笑杀:笑死了。

"不饮杯中酒":却一点也不饮杯中美酒。

"浪抚一张琴":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

"虚栽五株柳":白白栽了五株翠柳。

# 五株柳:陶渊明有无弦琴一张,每逢饮酒聚会,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情趣。后用以为典,有闲适归隐之意。宅边有五棵柳树,并且陶潜自号五柳先生。

"空负头上巾":枉负头上那一顶葛巾,

# 空负头上巾:语出陶渊明诗“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陶渊明好酒,以至用头巾滤酒,滤后又照旧戴上,后用滤酒葛巾、葛巾漉酒等形容爱酒成癖,嗜酒为荣,赞羡真率超脱。

"吾于尔何有":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全诗以冬雪宴饮为背景,嘲讽及激将历阳县丞席间不肯饮酒的拘谨。前四句交代冬雪宴饮的环境,并化用陶渊明典故,调侃王历阳慕风雅却不肯饮杯中酒。酒,历来都是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诗人尤甚。从此处用典可以看出李白的心中的偶像是五柳先生陶渊明,他嘲笑王历阳只是表面上以陶渊明为榜样,可就是喝酒不痛快,徒有虚名。后四句继续调侃王历阳慕风雅却不肯饮酒的拘谨,认为他虽有类似陶渊明抚琴栽柳的风雅行为,却因不饮酒而辜负了这些雅事。“浪”“虚”“空”这三个字用得极妙,将诗人的嘲讽及激将之意准确地表达出来,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冲天豪气。全诗语言犀利诙谐,展现了盛唐文人宴饮文化中的戏谑与率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夸张:“雪花大如手”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雪花的大小夸张地形容为如手一般大,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雪花之大,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寒冷而又富有气势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用典:“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使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这里化用了陶渊明抚琴和种柳的典故,说友人王历阳空学陶渊明抚琴栽柳,却没有学到陶渊明饮酒的洒脱,以此来讽刺友人,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表达更加委婉含蓄。

2. 分段赏析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首两句“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描绘了一幅寒冷的雪景图,大地一片雪白,寒风凛冽,雪花硕大如同手掌,渲染出了一种寒冷、肃杀的氛围,为后文的“嘲”做了环境铺垫。次两句“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诗人直接表明态度,以陶渊明为参照,嘲笑王历阳不肯饮酒,将王历阳与喜爱饮酒的陶渊明进行对比,突出王历阳不饮酒的行为让自己感到可笑。五六句“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指出王历阳空自抚琴,白白栽种五株柳树,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暗示王历阳只学了陶渊明的外在行为,却没有学到其饮酒的真性情,进一步讽刺了王历阳。末两句“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说王历阳空有头上的头巾,暗指其空有隐士之名,却没有真正的洒脱,诗人以一种略带无奈的语气,表达了对王历阳的失望,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对饮酒等生活态度的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下一篇:唐·白居易《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南秦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