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解初分窦":冰层初融,池面初现孔隙,
"波平便泛舟":水面平静,即可泛舟而行。
"岸花红吊影":岸边红花垂映水中倒影,
"沙鸭绿昂头":沙洲水鸭昂首绿羽鲜明。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宋庠(996~1066),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初名郊,字伯庠、公序,谥元宪,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宗天圣进士,官至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封莒国公,英宗即位后改封郑国公,以司空致仕。宋庠与弟宋祁并称“二宋”或“大小宋”。其诗学李商隐,属西昆体,诗多秾丽之作。其文多馆阁代言之作,文章风格温和高雅,辞藻华丽优美。善文献校正之学。代表作品有《西湖展江亭成留题》《落花诗》。著有《宋元宪集》。
1. 分段赏析
首句“冰解初分窦”,简洁地描绘出初春时节冰层消融,池水开始从孔洞缝隙中流淌而出的情景,一个“初”字点明时间,“分窦”生动展现出冰融水涌的动态画面,为整个场景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也暗示着生机的萌发。次句“波平便泛舟”,紧承上句,在水面平静之后,诗人便悠然地泛舟其上,“便”字体现出诗人迫不及待想要享受水上之乐的闲适心境,也将画面从冰融的动态过渡到泛舟的悠然动态,展现出一种惬意自在的氛围。后两句“岸花红吊影,沙鸭绿昂头”,运用工整的对仗,“岸花”对“沙鸭”,“红吊影”对“绿昂头”,色彩鲜明且富有画面感。“岸花红吊影”描绘出岸边红色的花朵倒映在水中,仿佛在水中垂吊出红色的影子,以花影的柔美映衬出池水的清澈与宁静;“沙鸭绿昂头”则刻画了沙滩上绿头鸭高高昂起头的姿态,赋予鸭子灵动鲜活的形象,一动一静,一柔一刚,共同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和谐美好的池塘春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透露出其悠然自得、闲适恬淡的心境。
上一篇:宋·宋庠《自讼一首》
下一篇:宋·宋庠《送乌程吴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