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士秀王国":众多贤士在国中才华出众,
"珍群鹜天衢":珍贵的人才群体如飞鸟般奔赴朝廷。
"其间延陵季":其中如延陵季子般贤能之人,
"煜煜承华跗":光彩照人地承继显要之位。
"盛藻班蔡流":华美的文采承继班固、蔡邕的传统,
"芳年终贾徒":美好的才德最终可与贾谊同列。
"籤芸拥石室":书签夹满芸草的藏书室堆满典籍,
"札绨纷鸿都":往来书札如汉代鸿都的典籍般纷繁。
"刊伪富清暇":订正伪误之余有充裕清闲,
"壮思弥天隅":宏大的文思遍及四方天际。
"投我尘外什":您赠予我这超脱尘俗的诗篇,
"粲然风义俱":诗中鲜明展现了高洁的风度与道义。
"幽襟恣申咏":我尽情抒发内心深沉的情怀,
"不觉颓阳乌":不知不觉夕阳已西沉。
"渴吻潄仙液":干渴的喉咙如漱饮仙液般畅快,
"饥肠涵道腴":饥饿的肠胃饱含“道”的精华。
"衰翁牵夙尚":我这衰老之人仍心牵平素的志愿,
"骚雅尝驰驱":曾为《离骚》《雅》诗的风格竭力追求。
"疲足道虽顿":即便脚步疲惫、思想暂滞,
"流波心未渝":内心的追求仍如流水般未曾改变。
"过门辄大嚼":每次过门便如大嚼般沉浸于您的诗文,
"临博犹狂呼":面对棋局仍如狂呼般兴奋。
"讵云獲真赏":岂敢说得到真正的欣赏,
"聊复惬所娱":姑且满足自己读诗的乐趣罢了。
"矧繄绝唱赠":何况您赠予我这绝妙的诗作,
"无胫来明珠":如无腿的明珠自行到来。
"报之乏琼玖":回报您的却没有美玉般的好诗,
"宝玩徒区区":只能空自珍视这微薄的回应。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宋庠(996~1066),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初名郊,字伯庠、公序,谥元宪,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宗天圣进士,官至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封莒国公,英宗即位后改封郑国公,以司空致仕。宋庠与弟宋祁并称“二宋”或“大小宋”。其诗学李商隐,属西昆体,诗多秾丽之作。其文多馆阁代言之作,文章风格温和高雅,辞藻华丽优美。善文献校正之学。代表作品有《西湖展江亭成留题》《落花诗》。著有《宋元宪集》。
1.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多士秀王国,珍群鹜天衢”,用“多士”“珍群”比喻北宋朝廷中众多杰出的人才,“鹜天衢”(飞向天空的大道)形容他们各展才华、意气风发的模样,开篇便营造出人才济济的蓬勃气象。接着“其间延陵季,煜煜承华跗”以“延陵季”(春秋贤士季札)作比,突出吴充学士如明珠般闪耀的才华,“煜煜承华跗”更用光彩映照华服的细节,强化其出众的风采。“盛藻班蔡流,芳年终贾徒”进一步赞吴充的文采。“班蔡”指汉代大文豪班固、蔡邕,“终贾”是汉代少年得志的终军、贾谊,作者将吴充的文章比作班蔡的典雅,才华可比终军的豪迈、贾谊的敏锐,从文学成就到年龄资历,层层递进地凸显其卓越。“籤芸拥石室,札绨纷鸿都”则从藏书与交游着笔,“籤芸”(用芸草防蛀的书签)“石室”(藏书阁)写其藏书之丰,“札绨”(书信)“鸿都”(汉代藏书地)喻其书信往来频繁、文名远播,侧面烘托吴充的学识深厚与影响力。“刊伪富清暇,壮思弥天隅”转向对吴充创作状态的刻画。“刊伪”指校正文章谬误,“富清暇”体现其从容不迫的治学态度;“壮思弥天隅”则以“弥天隅”(覆盖四方)的夸张,形容其才思宏大、气势磅礴。至此,作者对吴充的赞赏已从才华、成就延伸至治学与创作的底蕴。“投我尘外什,粲然风义俱”是转折,由赞吴充转向写读其诗的感受。“尘外什”指超脱世俗的诗作,“粲然风义”既赞诗作清新明丽,又暗含对吴充重情义品格的肯定。“幽襟恣申咏,不觉颓阳乌”更以“不觉夕阳西下”的细节,写出自己沉浸诗中、忘却时间的专注,侧面烘托吴充诗作的动人。“渴吻潄仙液,饥肠涵道腴”用“渴吻”(口渴)“潄仙液”(饮仙露)比喻诗作如甘泉滋润心田,“饥肠”(精神饥渴)“涵道腴”(蕴含深刻道理)则强调诗作不仅有审美享受,更有精神滋养,将读诗的满足感推向高潮。后半部分“衰翁牵夙尚,骚雅尝驰驱”转为作者自述。“衰翁”是自谦,“夙尚”指旧有的文学志向,“骚雅”代指《离骚》与《雅》诗的传统,作者直言自己一生追随文学理想,即便“疲足道虽顿”(身体疲惫、道路受阻),仍“流波心未渝”(初心如流水般未改),展现对文学的执着。
上一篇:宋·宋庠《杨寺丞掌务西洛访别》
下一篇:宋·宋庠《晚登信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