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成冰候":河洛大地进入冰封的时节,
"关山欲雪天":关山笼罩在即将飘雪的天空下。
"寒灯随远梦":寒夜孤灯陪伴着我遥远的梦境,
"残历卷流年":残旧的日历翻卷着流逝的年华。
"杯共芳醪冻":酒杯与美酒一同被冻住,
"簪依短发偏":簪子在稀疏的短发上歪斜着。
"毫釐九牛畔":我就像那九头牛旁边的一根毫毛,太渺小了,
# 釐:同厘。
"头角两蜗前":又像两只蜗牛角前的一点小名气,根本不值一提。
"冶外金休跃":金属不应在冶炼之外跳跃,
"山阿溜或穿":山岩间的水滴或许能将石穿。
"飘人谁怨瓦":飘零之人,谁又怨那屋瓦之蔽,
"使鬼尚须钱":驱使鬼神尚且需要钱财。
"招隐芝岩路":真希望能有人来招我去芝岩那条隐居的路,
"盟真玉笈篇":与那真经道籍结盟相伴。
"何当坐清颍":何时才能坐在清澈的颍水边,
"闲洗世中缘":洗净这尘世中的缘分,享受悠闲。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宋庠(996~1066),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初名郊,字伯庠、公序,谥元宪,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宗天圣进士,官至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封莒国公,英宗即位后改封郑国公,以司空致仕。宋庠与弟宋祁并称“二宋”或“大小宋”。其诗学李商隐,属西昆体,诗多秾丽之作。其文多馆阁代言之作,文章风格温和高雅,辞藻华丽优美。善文献校正之学。代表作品有《西湖展江亭成留题》《落花诗》。著有《宋元宪集》。
1. 分段赏析
“河洛成冰候,关山欲雪天”点明大寒时节,河洛大地进入冰封期,关山也笼罩在欲雪的氛围中,勾勒出一幅寒冷、萧索的冬日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寒灯随远梦”,寒夜孤灯相伴,诗人的思绪随着灯光飘向远方,进入梦境,“寒灯”这一意象增添了孤寂之感;“残历卷流年”,看着残旧的日历,意识到流年似水,匆匆而过,直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杯共芳醪冻,簪依短发偏”从生活细节入手,酒杯与美酒都被冻住,簪子在稀疏的短发上歪斜着,生动展现了大寒的寒冷和自身的衰老之态。“毫釐九牛畔,头角两蜗前”运用典故,以微小的毫厘、蜗牛的角来比喻世间名利的微不足道,表达了对追名逐利的不屑和对世事的洞察。“冶外金休跃,山阿溜或穿。飘人谁怨瓦,使鬼尚须钱。招隐芝岩路,盟真玉笈篇。何当坐清颍,闲洗世中缘”中,前四句继续阐述对世事的看法,以金属不应在冶炼之外跳跃、山中水滴可穿石等现象,说明应顺应自然、看透世事;“飘人谁怨瓦,使鬼尚须钱”则进一步感慨世态炎凉。“招隐芝岩路,盟真玉笈篇。何当坐清颍,闲洗世中缘”直接表明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在芝岩路上招隐,与道经相伴,在清颍之地洗净尘世缘分,过上闲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