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xíng
guì
zhōu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2
náo
chuī
xuān
jīng
kǒu
fēng
xià
dòng
tíng
zhě
jiāng
chì
àn
tài
yáng
líng
luò
jiāng
bái
cháo
lái
tiān
qīng
míng
zhū
guī
yīng
zhú
shǐ
使
chén
xīng

译文

铙歌鼓吹喧响于京口,乘风破浪扬帆向洞庭。经过赭圻城和赤岸山,击水向沅湘驾着轻舲。夕阳西沉后江湖浪白,潮水涌来时天地映青。明珠又回到合浦海域,定是追随着使臣之星。

逐句剖析

"铙吹喧京口":铙歌鼓吹喧响于京口,

# 京口:唐润州治所,即今江苏镇江市,位于长江边。公元209年,孙权把首府自吴(苏州)迁此,称为京城。公元211年迁治建业后,改称京口镇。东晋、南朝时称京口城。为古代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铙吹:即铙歌。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南朝梁简文帝《旦出兴业寺讲诗》:“羽旗承去影,铙吹杂还风。”

"风波下洞庭":乘风破浪扬帆向洞庭。

#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古由京口沿江而上,过洞庭,经湘水,可抵桂州。《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渚、江南。”,风波:风浪。《楚辞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赭圻将赤岸":经过赭圻城和赤岸山,

# 赤岸: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南齐书·高帝纪上》:“治新亭城垒未毕,贼前军已至……自新林至赤岸,大破之。”,将:侧面。,赭圻:山岭名。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晋桓温曾于其麓筑赭圻城。《晋书·桓温传》:“隆和初,诏徵温,温至赭圻,诏又使尚书车灌止之,温遂城赭圻居之。”

"击汰复扬舲":击水向沅湘驾着轻舲。

# 扬舲:犹扬帆。舲是有窗的船,扬舲谓划船快速前进。南朝梁刘孝威《蜀道难》诗:“戏马登珠界,扬舲濯锦流。”舲:小船屋,泛指小船。,击汰:拍击水波。亦指以桨击水,划船。《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日落江湖白":夕阳西沉后江湖浪白,

"潮来天地青":潮水涌来时天地映青。

"明珠归合浦":明珠又回到合浦海域,

# 合浦:古郡名。汉置,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县东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晋葛洪《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采美玉,不于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后汉书》载:“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尝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食,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弊,求民利病,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贾流通。”

"应逐使臣星":定是追随着使臣之星。

# 使臣星:即使星。典出《后汉书》:“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且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都。投李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视,问曰:‘二使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耶?’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邢桂州》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为送别友人邢济就任而作,主题围绕送别展开,通过想象友人从京口出发,经洞庭前往桂州的水路行程,描绘了沿途所见的壮丽景色。首联点明送别场景,铙吹喧闹;颔联续写行程中的奔波;颈联以宏阔景色衬托氛围;尾联借典故表意。全诗气韵雄阔,声调爽朗,将送别之情与对友人的祝愿巧妙融合,以景衬情,用典精妙。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以颂为劝,诗意十分委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邢桂州》由唐代诗人王维创作。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以前,邢济即将赴桂州(今广西桂林市)上任,依照唐人惯例,他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选择水路前往。王维前去送别,在送别现场,他目睹铙吹齐鸣、热闹非凡的场景,送别之时,望着友人即将远行的船只,目送孤帆驶向碧天,不禁想象友人未来行程中,在洞庭湖中可能遭遇的风波气势,感慨万千,心中满是对友人远行的牵挂以及对其未来任职的期许,由此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送别的诗。描绘了诗人送友人邢济就任桂州的情景,借想象友人从镇江出发,经洞庭前往桂州一路击水扬帆的所见风光,展现了从镇江经洞庭到桂州沿途的景物。首联写热闹的送别场景;颔联和颈联着重描写水路行途与沿途景色,结尾处连用两个典故,既饱含了诗人对朋友的殷切期望,也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执着追求,诗人以颂为劝,巧妙运用典故使诗意委婉含蓄。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等沿途所见之景,将对友人行程的关切之情融入其中,借宏阔壮美的景色表达复杂情感。用典:“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连用两典,委婉地表达对朋友的殷切期望和对清明政治的执着追求,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富,表意更加含蓄。通感:“铙吹喧京口”一句中,“喧”本是听觉感受,这里将铙吹的声音之“喧”转化为京口之地热闹嘈杂的场景,让读者不仅能听到声音,还仿佛能看到当时热闹的画面,打通了听觉与视觉的界限,生动地描绘出送别时的喧闹氛围。

3. 分段赏析

首联“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宏大且激昂的氛围。“铙吹喧京口”运用通感的手法,将铙吹的喧闹之声从听觉巧妙转化为视觉上的热闹场景,一个“喧”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京口送别时的热烈壮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风波下洞庭”则清晰地点明友人邢济取水路前往桂州,“下”字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船只由江入湖、扬帆直济的磅礴气势,此联不仅摆脱了一般送别诗渲染离情别绪的俗套,反而意气昂扬,将惜别之情含蓄地蕴含其中,“风波下洞庭”更表现出诗人目送友人孤帆远去,直至望尽风烟洞庭的那份深情,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颔联“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紧承首联,描绘友人路途所见之景。“赭圻”地处今安徽繁昌县西,“赤岸”或许位于桂州境内。诗句看似平淡无奇、平铺直叙,实则匠心独运。“赭”“赤”皆为暗色调,却与整首诗昂扬奋发的风格完美契合,和谐统一。“击汰”意为击水,“扬舲”即开船,此句化用《楚辞》中“乘舲船兮余上沅,齐吴榜以击汰”的成句,犹如盐溶于水般自然巧妙,毫无雕琢痕迹。颈联“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笔锋陡然一转,以灵动飞扬的笔触描绘江湖壮丽风光。当夕阳西下,湖光与落日余晖相互交融,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片耀眼的白色;而当碧波滚滚的潮水涌来时,整个天地仿佛都被染成了青色。“白”“青”二字看似简单,却以水墨般的简洁勾勒出五彩斑斓的世界,以简淡之笔蕴含着灿烂之美,充分彰显出诗人驾驭文字、描绘景致的炉火纯青之功力。尾联“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诗人连用两个典故,寄寓了深切的祈盼与美好祝愿。“珠归合浦”源自后汉孟尝的故事,据《后汉书》记载,孟尝任合浦太守时,前任宰守贪婪无度,致使珍珠逐渐迁徙至交趾郡界,百姓生活困苦。孟尝到任后,革除弊端,关心民生,不到一年,离去的珍珠又重新返回,百姓恢复旧业,商贾得以流通。“使臣星”之典同样出自《后汉书》,和帝即位后,派遣使者微服私访各州县,观察民风。李郃通过观察星象,得知有两位使者前往益州。王维在此处运用这两个典故,意思是友人邢济的赴任,将会使桂州出现安居乐业的局面,既巧妙地切合了友人的身份,又紧密扣合当地故实,表达了诗人劝勉友人清正廉洁、造福百姓的良好心愿,措辞真诚恳切,不卑不亢。

4. 作品点评

《送邢桂州》是王维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其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色彩的精妙运用,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勾勒出湖海浩渺、潮水汹涌的宏阔壮美之景,为诗歌增添了强烈的画面感与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巧妙运用典故结尾,以颂为劝,既饱含对友人邢济的为官清廉、造福百姓的殷切期望,也传达出对清明政治的执着追求,且措辞不卑不亢、真诚恳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谭云:爽甚。钟云:奇语(“日落”二句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此又尾联寓意格。从况口经赭折赤岸,过洞庭而后达州,许多路程,叙得不板。“赭圻”“赤岸”,“击汰”“扬舲”,句中各自为对,各就句对。三四对法不衫不履,故五六狠作一联,以振其笔,此补救之妙。七八言“明珠”“应逐使臣星”而归浦,名套装结。下一“应”字,乃悬度之词。

清巢父《唐诗从绳》

# 对起。五六大句。顾云:正大尔雅。五六有老杜气格。

清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

# 一二自京口往洞庭。三四一路扬帆而去。五六水行之景,雄俊阔大。七桂州。八人。不用虚字照应,以意贯串,此法最难。

清屈复《唐诗成法》

# 三四当句对,复用活对。“潮来”句奇聱。末讽以不贪也。古人用意,曲折微婉。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陈德公曰:起势标举,三四各对法,最如欲纵。五六豪朗名句,良不多得。结亦未茼寂寂。评:三四紧接第二,一气直下,得五六豪朗景,承顿之局遂严。结用“珠”“星”作联合,亦复巧切。

清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 雄阔,虽少陵无以过,神气各别。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

# 气象雄阔,涵盖一切(“潮来”句下)。

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煜《挽辞》

下一篇: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