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方浓":寒意正浓厚。
"暖信才通":回暖的讯息刚刚传来。
"是晴阳、":是晴朗的阳光、
"暗拆花封":悄悄拆开了梅花的花苞。
"冰霜作骨":以冰霜为骨,
"玉雪为容":以玉雪为容。
"看体清癯":看它体态清瘦,
"香淡伫":香气淡雅,
"影朦胧":身影朦胧。
"孤城小驿":孤寂的小城,小小的驿站,
"断角残钟":断续的号角与残缺的钟声。
"又无边、":又无边际、
"散与春风":将这梅的气息散播给春风。
"芳心一点":一点芬芳的花心,
"幽恨千重":藏着千重幽深的怅恨。
"任雪霏霏":任凭雪花纷纷扬扬,
"云漠漠":云彩浓密迷蒙,
"月溶溶":月色温润溶溶。
南宋词人
黄升(?~?),南宋词人。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早年放弃科举,以读书、吟咏自适。黄升曾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与魏庆之相酬唱。冯煦《蒿庵论词》谓其词“专尚细腻”。著有《散花庵词》,编有《绝妙词选》20卷,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10卷,下部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10卷,附词大小传及评语,为宋人词选之善本。
1. 分段赏析
上阕:“寒意方浓。暖信才通。”两句点明了梅花绽放的时节环境。“寒意方浓”写出冬日的严寒正盛,突出了环境的严酷;“暖信才通”则指春天的讯息刚刚传递而来,而这讯息正是由梅花带来的。一“寒”一“暖”形成对比,既交代了背景,又暗示了梅花在严寒中率先传递生机的特点。“是晴阳、暗拆花封。”描绘了梅花绽放的情景。“晴阳”点明了晴朗的阳光,“暗拆花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梅花含苞待放比作被封存的花朵,而阳光仿佛是悄悄拆开这封缄的使者,写出了梅花在阳光下悄然绽放的娇羞与含蓄,“暗”字更添几分细腻的意趣。“冰霜作骨,玉雪为容。”刻画了梅花的形态与气质。“冰霜作骨”以冰霜比喻梅花的枝干,突出其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格;“玉雪为容”则以玉和雪形容梅花的花瓣,展现其洁白素雅的容貌。两句对仗工整,从内在风骨到外在形貌,全面勾勒出梅花的独特风姿。“看体清癯,香淡伫,影朦胧。”三句从多角度描写梅花的神韵。“体清癯”写出梅花体态的清瘦,有种疏朗的美感;“香淡伫”指梅花香气淡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不事张扬;“影朦胧”则描绘出梅花在光影下隐约朦胧的姿态,增添了几分朦胧的诗意。三者结合,使梅花的形象更显生动立体。下阕:“孤城小驿,断角残钟。”两句营造了梅花生长环境的氛围。“孤城小驿”点明梅花生长在偏僻的孤城驿站,地处荒僻;“断角残钟”则以断续的号角声和残破的钟声,渲染出一种孤寂、萧瑟的气氛。这样的环境描写,更能反衬出梅花独处荒寒之地却依然绽放的孤傲品格。“又无边、散与春风。”两句,“又无边”形容梅花的香气弥漫开来,没有边界;“散与春风”则写出香气随着春风散播到各处。这里不仅写了梅香的悠远,更暗示了梅花的生机与气息能跨越空间,给人以广泛的影响。“芳心一点,幽恨千重。”两句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芳心一点”写出梅花如人般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象征着它的高洁品性;“幽恨千重”则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可能是梅花身处孤寂环境的怅惘,也可能是不被世人充分理解的遗憾,将梅花的情感写得深沉而丰富,更显其灵性。“任雪霏霏,云漠漠,月溶溶。”三句展现了梅花的从容气度。“雪霏霏”写大雪纷飞,“云漠漠”写乌云密布,“月溶溶”写月色柔和,三种不同的环境景象,梅花都能“任”其变化,泰然处之。“任”字突出了梅花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坚守自我、从容不迫的品格,进一步升华了其不畏艰难的形象。
上一篇:宋·黄升《感皇恩·送饶溪台游浙》
下一篇:宋·黄升《萍乡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