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枝上春来早":小桃枝头春意早早萌发,
"初试薄罗衣":少女初次试穿轻薄的罗衣。
"年年此夜":每年这一夜,
"华灯盛照":璀璨的灯火照耀全城,
"人月圆时":人间团圆与明月圆满交相辉映。
"禁街箫鼓":宫禁街道上箫鼓声喧,
"寒轻夜永":微寒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纤手同携":纤纤素手相牵共游。
"更阑人静":夜已深沉,人声渐静。
"千门笑语":千家万户的笑语欢声,
"声在帘帏":透过帘幕轻轻传来。
北宋书画家、诗文家
王诜(1037?~1104),北宋书画家、诗文家。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徙居开封(今属河南)。迎娶宋英宗之女蜀国公主,被授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之职。官至定州观察使,封开国公,谥荣安。王诜博学多才,常与苏轼等交往,工诗善文,尤精画艺。其师法李成山水,笔意清润挺秀,亦擅青绿重色,兼写墨竹,学文同。传世作品有《烟江叠嶂图》《渔村小雪图》《瀛山图》等。其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音调谐美,有词作《鹧鸪天·才子阴风度远关》《花心动·蜡梅》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元宵节的词,描绘了元宵佳节夜晚的热闹景象与温馨氛围,营造出一种欢快、祥和且充满温情的意境,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享受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词人在佳节与佳人相伴的愉悦心情以及对团圆美满生活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上片“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起笔描绘初春景象,小桃枝上桃花初绽,女子换上轻薄的罗衣,点明了时间是初春的元夜,为全词营造出清新美好的氛围。“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直接点出元夜的欢乐景象,每年此时,华灯璀璨,明月高悬,人们团圆相聚,勾勒出欢乐祥和的节日画面,表达出词人对元夜团圆的喜爱与期待。上片主要从视觉角度,通过对初春景色和元夜华灯、明月的描写,展现出节日的热闹与美好。下片“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描写宫廷外的街道上箫鼓声声,春寒料峭但夜色漫长,情侣们携手同行,细腻地刻画了恋人在元夜相伴游玩的甜蜜与浪漫。“更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帏”,夜深人静之时,千家万户传出欢声笑语,声音透过帘帏传来,以动衬静,在热闹中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人们在元夜团圆欢聚后的温馨与满足。下片从听觉和人物活动角度,进一步渲染了元夜的欢乐气氛,同时展现出人们团圆相聚的幸福场景。
上一篇:宋·王诜《颍昌湖上赠诸公》
下一篇:宋·王诜《奉和子瞻内翰见赠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