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莺啼晓梦初惊":柳莺在拂晓啼鸣,刚从梦中惊醒。
"香雾入帘清":香气如雾般飘入帘内,清润宜人。
"胭脂淡注宫妆雅":她淡淡地涂抹胭脂,宫廷妆容素雅,
"似文君、":像卓文君一般、
"犹带春酲":还带着春日醉酒后的微醺。
"芳心婉娩":内心温柔和顺,
"媚容绰约":容貌柔美轻盈,
"桃李总消声":连桃花李花与之相比,也终究黯然失色。
"相如春思正萦萦":司马相如般,春日的情思正萦绕心头。
# 萦萦:一作索索。
"无奈惜花情":藏不住那爱惜花般爱惜她的情意。
"曲栏小槛幽深处":在曲折的栏杆、小巧的栏板深处,
"与殷勤、":我情意恳切地,
"遮护娉婷":为那美好的身影遮护。
"姚黄魏紫":即便是名贵的姚黄、魏紫牡丹,
"十分颜色":有着极致的艳丽,
"终不似轻盈":终究比不上她这般轻盈曼妙。
宋代词人
赵长卿(?~?),宋代词人。字师有,号仙源居士,南丰(今江西)人,为宋宗室子弟。虽为宗室子孙,但流落异乡,追逐功名未能如愿,恬于仕进,以觞咏自娱。赵长卿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作多咏颂风物,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词风婉约,以“文词通俗,善抒情爱”著名,享誉南宋词坛。代表作品有《惜香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中描绘了杏花如清雅佳人般的姿态与神韵,介绍了词人以司马相如惜花典故表达对杏花的珍爱之情,借姚黄魏紫牡丹的艳丽反衬杏花的轻盈灵动;营造出婉约雅致的意境,体现了赵长卿淡远萧疏的创作风格与词作的婉约抒情特征,表达了对杏花独特之美的倾心与赞美。
2. 写作手法
用典:“相如春思正索索。无奈惜花情”两句巧用司马相如惜花的典故。典故原意指司马相如对花草怀有珍视、怜惜的情感,常体现其细腻的情思。作者在词中以“相如”自比,写自身如司马相如般满怀春思,对杏花有着难以抑制的惜花之情,进而引出“曲栏小槛幽深处,与殷勤、遮护娉婷”的举动,借典故强化对杏花的珍爱之意,使情感表达更具文化意蕴。
3. 分段赏析
上阕:“柳莺啼晓梦初惊。香雾入帘清。胭脂淡注宫妆雅,似文君、犹带春酲。芳心婉娩,媚容绰约,桃李总消声。”开篇以“柳莺啼晓梦初惊”破题,借拂晓莺啼与初醒之态,暗写杏花在晨光中悄然绽放的灵动;“香雾入帘清”以“香雾”喻杏花淡香,既写其芬芳清润,又营造出朦胧清幽的意境。接着“胭脂淡注宫妆雅,似文君、犹带春酲”,将杏花比作略施粉黛的素雅佳人,以卓文君喻其风骨,又以“春酲”点出花瓣初展时的微醺之态,形神兼备。末句“芳心婉娩,媚容绰约,桃李总消声”,由花态入花魂,赞其性情柔婉、姿态轻盈,连争春的桃李都黯然失色,于对比中凸显杏花独有的清雅气质。下阕:“相如春思正萦萦。无奈惜花情。曲栏小槛幽深处,与殷勤、遮护娉婷。姚黄魏紫,十分颜色,终不似轻盈。”“相如春思正萦萦。无奈惜花情”化用司马相如典故,将对杏花的珍爱比作相如对文君的倾慕,以“春思萦萦”托出缱绻深情。“曲栏小槛幽深处,与殷勤、遮护娉婷”,以“殷勤遮护”的动作,将抽象的爱惜化为具体场景,尽显呵护之意。结句“姚黄魏紫,十分颜色,终不似轻盈”以牡丹中最名贵的“姚黄魏紫”作衬,直言其浓艳虽盛,却不及杏花“轻盈”,这份轻盈既是体态之柔,更是气质之灵,于对比中收束全篇,将对杏花的偏爱与赞美推向极致。
上一篇:宋·苏轼《黄泥坂词》
下一篇:宋·华岳《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