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ò
huā

朝代:宋作者:潘阆浏览量:2
huā
cán
yòu
fēng
piāo
piāo
hóng
dào
sān
chūn
jìn
dōu
jīng
shù
kōng
rào
lán
réng
sàn
zhú
shuǐ
shàng
西
dōng
duō
qíng
dié
pái
huái
wǎn
zhào
zhōng

译文

花朵残败,又遭遇风雨,紫色和红色的花瓣纷纷飘落。还没等到三春结束,就已经在多个夜晚飘落。围绕着栏杆仍然时而聚集时而散开,随着流水依旧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东。可惜那多情的蝴蝶,在傍晚的余晖中徘徊。

逐句剖析

"花残雨又风":花朵残败,又遭遇风雨,

"飘紫复飘红":紫色和红色的花瓣纷纷飘落。

"不到三春尽":还没等到三春结束,

"都经数夜空":就已经在多个夜晚飘落。

"绕阑仍聚散":围绕着栏杆仍然时而聚集时而散开,

"逐水尚西东":随着流水依旧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东。

"可惜多情蝶":可惜那多情的蝴蝶,

"徘徊晚照中":在傍晚的余晖中徘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落花》是北宋诗人潘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围绕暮春落花展开,首联描绘花在风雨中残败,花瓣飘红飘紫的景象,点明落花的背景。颔联强调花朵不到三春结束,就已在多个夜晚飘落,突出落花之速。颈联写落花绕着栏杆聚散,随着流水东西漂流,展现落花飘零无依的状态。尾联通过多情蝶在晚照中徘徊,侧面烘托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借落花表达对时光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展现诗人细腻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诗人

潘阆(962?~1009?),北宋词人、诗人。字梦空,自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太宗时,因宦官王继恩举荐得官,却因言行狂妄获罪,贬信州(今江西上饶市西北),又授滁州参军。潘阆诗词俱工,尤以咏钱塘江潮词著名。诗学晚唐体,以五律居多,诗风清浅孤峭,少雕琢。曾倒骑驴出行,有画家为其作《潘阆倒骑驴》图以传。代表作品有《酒泉子》《旅舍秋夕书怀》《喜腊雪》等。著有《逍遥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花残雨又风,飘紫复飘红”,诗人开篇描绘出一幅风雨落花的凄凉画面。花朵在风雨的侵袭下逐渐残败,紫色和红色的花瓣纷纷飘落。“花残”直接点明花朵的凋零,“雨又风”进一步渲染恶劣的环境,突出落花的无奈与凄凉。“飘紫复飘红”细腻地描绘花瓣飘落的情景,让读者仿佛能看到缤纷的花瓣在风雨中纷纷扬扬落下,表达出诗人对落花的怜惜之情。颔联“不到三春尽,都经数夜空”,诗人强调花朵还未等到三春结束,就已经在多个夜晚纷纷飘落。“不到”与“都经”形成对比,突出落花消逝之迅速,时光流逝之快。诗人借此感慨美好事物的短暂,对时光的匆匆流逝发出无奈的叹息,进一步深化了对落花凋零的惋惜之情,也引发读者对时光易逝的共鸣。颈联“绕阑仍聚散,逐水尚西东”,此联对落花的飘零状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落花围绕着栏杆时而聚集,时而散开,随着流水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东,毫无自主能力,只能随波逐流。“绕阑”“逐水”具体描绘了落花飘零的场景,“仍”“尚”两个字则强调了落花这种飘零无依状态的持续,生动地展现出落花的无奈与凄凉。诗人通过对落花这一细节的描写,将自己对时光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融入其中,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惆怅。尾联“可惜多情蝶,徘徊晚照中”,诗人的视角从落花转向了多情的蝴蝶。在傍晚的余晖中,蝴蝶徘徊在落花周围,似乎对落花充满了不舍。蝴蝶的“多情”与“徘徊”,从侧面衬托出落花的凄美和令人怜惜。晚照的背景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凄凉的色彩,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借蝴蝶对落花的不舍,进一步表达自己对落花凋零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眷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潘阆《赴滁州散参军途中书事》

下一篇:宋·潘阆《叙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