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京兆杜牧给李贺的诗集作序,
"状长吉之奇甚尽":描绘李长吉的奇特之处很是详尽,
"世传之":世上流传李贺的这些事迹。
"长吉姊嫁王氏者":李长吉的嫁入王家的姐姐
"语长吉之事尤备":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
"长吉细瘦":李长吉身材纤瘦,
"通眉":双眉几乎相连,
"长指爪":手指很长,
"能苦吟疾书":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最先他被昌黎人韩愈所了解。
"所与游者":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人,
"王参元":王参元、
"杨敬之":杨敬之、
"权璩":权璩、
"崔植辈为密":崔植这些人最为密切,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长吉每天早上出去与他们一同出游,
"未尝得题然后为诗":从不曾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
"如他人思量牵合":如同他人那样凑合成篇,
"以及程限为意":把符合作诗的规范放在心里。
"恒从小奚奴":他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
"骑距驴":骑着弱驴,
"背一古破锦囊":背着一个又古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
"遇有所得":碰到有心得感受的,
"即书投囊中":就写下来投入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
"见所书多.辄曰":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
"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
"上灯":说完就点灯,
"与食":送上饭给长吉吃。
"长吉从婢取书":长吉让婢女取出草稿,
"研墨叠纸足成之":研好墨,铺好纸,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
"投他囊中":再投入其他袋子,
"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只要不是碰上大醉及吊丧的日子,
"过亦不复省":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
"王":王参元、
"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杨敬之等经常过来从囊中取出诗稿抄好带走。
"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
"洛":洛阳,
"所至或时有著":所到之处有时写了作品,
"随弃之":也随意丢弃,
"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所以沈子明家的仅是所保存下来的李贺的诗作只有四卷罢了。
"长吉将死时":李长吉快要死的时候,
"忽昼见一绯衣人":忽然在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丝帛衣服的人,
"驾赤虬":驾着红色的苍龙,
"持一板":拿着一块木板,
"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
"云当召长吉":说是召唤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长吉全都不认识,
"欻②下榻叩头":忽然下床来磕头说:“
"言":说:
"阿弥老且病":“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
"贺不愿去":我不愿意去啊。”
"绯衣人笑曰":红衣人笑着说:
"帝成白玉楼":“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
"立召君为记":马上召你去为楼写记。
"天上差乐":天上的生活还算快乐,
"不苦也":不痛苦啊。”
"长吉独泣":长吉独自哭泣,
"边人尽见之":旁边的人都看见了。
"少之":一会儿,
"长吉气绝":长吉气绝。
"常所居窗中":他平时所住的房屋的窗子里,
"勃勃有烟气":有烟气,袅袅向上空升腾,
"闻行车嘒管之声":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
"太夫人急止人哭":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
"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
"长吉竟死":长吉最终死了。
"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嫁入王家的姐姐不是那种编造、虚构故事来描述长吉的人,
"实所见如此":她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呜呼":唉,
"天苍苍而高也":天空碧蓝而又高远,
"上果有帝耶":天上确实有天帝吗?
"帝果有苑囿":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
"宫室":宫殿房屋、
"观阁之玩耶":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
"苟信然":如果确实如此,
"则天之高邈":那么上天这么高远,
"帝之尊严":天帝这么尊贵,
"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物啊,
"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
"噫":唉,
"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
"不独地上少":不仅仅地上少,
"即天上亦不多耶":就是天上也不多吗?
"长吉生二十七年":长吉活了二十七年,
"位不过奉礼太常":职位不过奉礼太常,
"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
"又岂才而奇者":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
"帝独重之":天帝特别重视他,
"而人反不重耶":而世人反倒不重视吗?
"又岂人见会胜帝耶":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上一篇:唐·顾况《杂曲歌辞·游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