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ié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bié
bié
bái
guāng
shēng
guān
西
piào
jiàng
jūn
nián
xīn
xūn
chì
jīn
qián
èr
bǎi
wàn
luò
yáng
yíng
huā
rén
xīn
rén
yíng
lái
jiù
rén
zhǎng
shàng
lián
huā
yǎn
zhōng
yíng
xīn
jiù
wèi
bēi
bēi
zài
jūn
jiā
liú
liǎng
ér
shǐ
xíng
chū
zuò
zuò
xíng
qiān
rén
xīn
yàn
wǎn
shǐ
使
shēng
bié
lín
zhōng
què
shī
chú
xióng
bàn
yīng
yuán
zhōng
táo
shù
huā
luò
suí
fēng
zài
zhī
xīn
rén
xīn
rén
tīng
luò
yáng
xiàn
hóng
lóu
dàn
yuàn
jiāng
jūn
chóng
gōng
gèng
yǒu
xīn
rén
shèng

译文

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一家年住在关西长安,丈夫身居大将军的高位,去年立了战功,又被加封了爵土。还得到了赏赐的金钱二百万,于是便在洛阳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妇。新妇来了不满足,就要丈夫抛旧妇,她是他掌上的莲花,我却是他们眼中的钉子。喜新厌旧是俗世的常情,这本来也不足为悲,我就要收拾行装,无奈地离开,但悲伤的是,留在丈夫家的,还有两个亲生的小孩。一个才刚刚会扶着床沿走路,一个才刚刚能够坐起来,坐着的孩子啼哭,会走路的孩子牵着我的衣服。你们夫妇新欢燕尔,却让我们母子生离死别,从此不得相见。此时此刻,我的心有诉不出的悲苦,年的薄情啊,还不如林中的乌鹊,母鸟不离开小雏,雄鸟总在它们身旁呵护。此情此景,倒像是后园的桃树,曾经遮蔽着花房的花瓣已经随风落去,幼小的果实还将挂在梢头经历霜雪雨露。新人新人你听我说,洛阳有无数的红楼美女。但愿将军将来又立了什么功勋,再娶一个比你更娇艳的新妇吧。

逐句剖析

"母别子":母别子,

# 别:分别。

"子别母":子别母,

"白日无光哭声苦":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

# 无光:失去光彩。

"关西骠骑大将军":一家年住在关西长安,丈夫身居大将军的高位,

"去年破虏新策勋":去年立了战功,又被加封了爵土。

# 破虏:指立了战功。

"敕赐金钱二百万":还得到了赏赐的金钱二百万,

# 赐:赏赐。

"洛阳迎得如花人":于是便在洛阳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妇。

# 如花人:向花一般美丽的女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新妇来了不满足,就要丈夫抛旧妇,

# 旧人弃:指抛弃旧妇。

"掌上莲花眼中刺":她是他掌上的莲花,我却是他们眼中的钉子。

# 眼中刺:犹眼中钉。,掌上:极言爱抚。掌:一作堂。

"迎新弃旧未足悲":喜新厌旧是俗世的常情,这本来也不足为悲,我就要收拾行装,无奈地离开,

"悲在君家留两儿":但悲伤的是,留在丈夫家的,还有两个亲生的小孩。

"一始扶行一初坐":一个才刚刚会扶着床沿走路,一个才刚刚能够坐起来,

"坐啼行哭牵人衣":坐着的孩子啼哭,会走路的孩子牵着我的衣服。

"以汝夫妇新燕婉":你们夫妇新欢燕尔,

"使我母子生别离":却让我们母子生离死别,从此不得相见。

"不如林中乌与鹊":此时此刻,我的心有诉不出的悲苦,年的薄情啊,还不如林中的乌鹊,

# 乌与鹊:林中自由自在的鸟儿。

"母不失雏雄伴雌":母鸟不离开小雏,雄鸟总在它们身旁呵护。

# 雏:小鸟。

"应似园中桃李树":此情此景,倒像是后园的桃树,

# 似:好像。

"花落随风子在枝":曾经遮蔽着花房的花瓣已经随风落去,幼小的果实还将挂在梢头经历霜雪雨露。

# 子在枝:丈夫将自己做声的两个孩子留下。在:一作住。,花落随风:比喻自己被逐。

"新人新人听我语":新人新人你听我说,

"洛阳无限红楼女":洛阳有无数的红楼美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但愿将军将来又立了什么功勋,

# 重:再,更。

"更有新人胜于汝":再娶一个比你更娇艳的新妇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母别子》为唐代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之一。诗中刻画将军喜新厌旧,无情遗弃发妻,致使母子分离。写作上,以被弃妻子自述展开,借林中鸟儿恩爱的对比,道出内心的悲苦。开篇点明分离缘由,中间描绘母子惨状,结尾强化哀怨。此诗主题鲜明,深刻批判贵族男子恶行,同情妇女命运。风格凄婉哀怨,比喻生动,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以质朴语言直击人心,极具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唐代的新乐府诗,属于叙事诗题材,通过描写将军遗弃妻子、迫使母子分离的故事,以被弃妻子的口吻,揭露抨击了贵族男子喜新厌旧的恶劣行径,表达了作者对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以及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批判。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将丈夫对新人的宠爱比作“掌上莲花”,对旧人的嫌弃比作“眼中刺”,鲜明地表现出丈夫在感情上的巨大转变,深刻地揭示了喜新厌旧的残酷现实。比兴:诗的开篇“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以母子分离时连天的哭声、黯淡的天色起兴,营造出一种极其凄惨、悲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基调,也引发了读者对母子命运的同情与关注。细节描写:“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通过被弃女子的内心独白这一细节,直接抒发了她对丈夫喜新厌旧行为的哀怨和对母子分离的痛心,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3. 分段赏析

《母别子》以一位惨遭抛弃的妇女视角徐徐展开叙述。开篇“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直陈母子分离的揪心场景,那撕心裂肺的悲号,仿佛让白昼都失去光彩,愁苦氛围瞬间笼罩。诗中交代,这位妇女的丈夫是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敌立功受赏,获赐二百万金钱后,于洛阳迎娶新欢。“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鲜明对比出丈夫对新妇的珍视与对旧妻的厌弃,将其喜新厌旧的丑恶嘴脸展露无遗,至此抛弃妻子的缘由与过程明晰呈现。​“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生,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诗人细腻刻画了更为沉痛之处:被弃之苦犹可忍,最悲是家中两个幼子,一个刚能蹒跚学步,一个才初会稳坐,妇人离去时,幼子们“坐啼行哭牵人衣”,那声声哭号、紧紧拉扯的小手,揪心画面跃然纸上,母子分离的剧痛直击人心。妇人不由喟叹“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以林中鸟雀雌雄相伴、园中桃李花落子存,映衬自身孤苦无依、母子离散,满心悲戚中,愤怒悄然滋生。​诗末“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妇人对着新妇宣泄满腔怨愤。按常理,负心的丈夫才是罪魁祸首,新妇同样可能是受害者,可在此,妇人却将怒火独向新妇。这看似不合逻辑,实则深刻反映封建时代男尊女卑、女子“既嫁从夫”观念下,女性无奈又悲凉的处境。​整首诗巧用比喻,字里行间满溢凄婉哀怨,将封建社会女性被随意践踏、无力反抗的悲剧命运,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唏嘘。

4. 作品点评

《母别子》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经典,具深刻思想性与高超艺术表现力。它直击封建沉疴,将贵族男子喜新厌旧致使妇女被弃的惨状呈现,引发对女性命运的反思。叙事精妙、对比鲜明、细节传神,是白氏现实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继承发展现实主义传统,以质朴文字践行创作理念,虽无名句却饱含深情,在文学史上地位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十月一日》

下一篇:唐·温庭筠《过陈琳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