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开残春已尽":芍药花都已经凋谢残败了,春天也即将走到了尽头。
"红浅香干":花朵的颜色变得浅淡,花香也消散干枯了,
# 干:一作“乾”。
"蝶子迷花阵":蝴蝶在这即将凋零的花丛中迷失了方向。
"阵是清和人正困":此时正是清和时节,人也感到格外困倦。
"行云散后空留恨":就如同那天空中飘动的云彩散开之后,只徒然留下了满心的遗憾和怅恨。
"小字金书频与问":我用小字写在信纸上,一次又一次地写信去询问。
"意曲心诚":我的心意曲折复杂但一片赤诚,
"未必他能信":未必就能让他相信我的这份心意。
"千结柔肠愁寸寸":我的柔肠百转,千般愁绪,每一寸都充满了忧愁。
"钿钗几日重相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和他才能像分开的钿钗重新合在一起那样,再次相聚亲近。
宋代词人
赵长卿(?~?),宋代词人。字师有,号仙源居士,南丰(今江西)人,为宋宗室子弟。虽为宗室子孙,但流落异乡,追逐功名未能如愿,恬于仕进,以觞咏自娱。赵长卿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作多咏颂风物,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词风婉约,以“文词通俗,善抒情爱”著名,享誉南宋词坛。代表作品有《惜香乐府》。
1. 分段赏析
上片“芍药开残春已尽”一句是对暮春景象的总体描绘。“开残”二字点明芍药花凋零的状态,直接表明春天已至尾声,简洁地奠定了全词伤感、落寞的基调,让读者能迅速感知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怅惘。“红浅香干,蝶子迷花阵”两句细致刻画暮春花卉凋零的具体情状。“红浅”描绘花朵颜色褪去,失去往日鲜艳;“香干”则说明花香消散。这两个词语生动展现出花朵衰败的过程。而“蝶子迷花阵”,以蝴蝶在残花中迷失方向,从侧面烘托出花阵的衰败,连蝴蝶都难以在其中找到生机,进一步强化了暮春时节的萧瑟之感。“阵是清和人正困”一句点明时节和人物状态。“清和”指农历四月,天气渐暖,在这样的时节,人容易感到困倦慵懒。此句将季节特点与人物感受相联系,为下文抒情作铺垫,使得情感的抒发更显自然,因为时节带来的生理状态与内心的情绪相互呼应。“行云散后空留恨”一句运用比喻手法,以“行云”喻指美好的事物或曾经的美好时光。“散”字生动展现美好消逝的过程,“空留恨”则直接表达出美好消逝后,只剩下满心的遗憾与怅恨,将内心的失落之情直白地传递给读者,引发共鸣。下片“小字金书频与问”一句描绘抒情主人公的行为。“小字金书”说明书信写得精致用心,字体小巧娟秀,信纸华美珍贵;“频与问”则强调频繁写信询问对方情况,通过这一行为,侧面体现出主人公对对方的关切和牵挂之深。“意曲心诚,未必他能信”两句深入刻画主人公的心理。“意曲”写出其情感的复杂曲折,包含着许多难以言说的情愫;“心诚”又点明其情感的真挚。然而即便如此,主人公却担忧对方未必相信自己的心意,这种矛盾心理的刻画,细腻地展现出情感的微妙与不确定性,让读者更能体会主人公内心的纠结。“千结柔肠愁寸寸”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千结柔肠”将内心的愁绪比作缠绕的丝线,强调愁绪的繁多、复杂,“愁寸寸”则进一步夸张,说明每一寸心肠都被忧愁填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被忧愁重重包围,深陷痛苦之中的状态。“钿钗几日重相近”一句以“钿钗”为喻,古代钿钗常作为定情信物,象征着两人的亲密关系。“几日重相近”则是主人公对重逢的殷切期盼,用问句的形式,更强化了这种渴望,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思索两人究竟何时才能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