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光随落宿":残月之光随着星宿落下,
"有意待朝阳":好像有意在等待朝阳升起。
"晕缺灰余影":月晕残缺,灰暗的余影还在,
"潮平鹭息狂":潮水渐平,鹭鸟不再躁动。
"残兵骄子国":在那如匈奴般的国家,战争后只剩残兵,
"隐语大刀郎":又如同隐语中的大刀郎一般。
"此夜方诸泪":在这个夜晚,如同方诸器具落下眼泪,
"宁能减数行":难道眼泪还能减少几行。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二年,他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时称“二宋”“大小宋”。历仕州军,官至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卒谥景文。宋祁博学能文,受西昆体前辈作家影响较深,诗文温雅典丽。善辞赋,现存多为律赋。为文长于议论,尤善议政论兵。其亦能词,《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代表作品有《良玉不琢赋》《上三冗三费疏》。著有《宋景文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阴光随落宿,有意待朝阳”,描绘了残月的光影随着星辰逐渐隐没,似乎有意等待朝阳的升起。此句赋予残月以人的情感,“有意待朝阳”暗示着一种对新生、希望的期待,以残月这一自然现象开篇,奠定了诗歌既带有些许落寞又蕴含希望的复杂基调。颔联“晕缺灰余影,潮平鹭息狂”,进一步刻画残月之态。月晕残缺,只剩下如灰烬般的残余光影,形象地描绘出残月的黯淡。“潮平鹭息狂”则以潮水渐平,鹭鸟也停止了张狂的活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以动衬静,借自然环境的变化,映衬出残月之下的宁静与寂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颈联“残兵骄子国,隐语大刀郎”,巧妙运用典故。“骄子国”指代匈奴,“残兵骄子国”让人联想到历史上战争过后的残败景象,可能暗指当时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紧张局势或过往战事留下的创伤。“大刀郎”用《玉台新咏・古绝句四首》中“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的典故,“大刀头”谐音“还”,暗示思归之意。此联借典故,由自然之景过渡到对历史、现实的思考,抒发了对战争、家国以及归乡的复杂情感。尾联“此夜方诸泪,宁能减数行”,“方诸”是古代在月下承露的器具,传说能得露水如泪。诗人在此夜,面对残月,感慨方诸所承接的露水,怎能减少自己思念家国、忧虑现实的泪水。以泪作结,将前面各联所蕴含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诗人内心深沉的悲痛与无奈,使整首诗的情感更为厚重。
上一篇:宋·宋祁《金雀花》
下一篇:宋·宋祁《木芙蓉盛开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