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虹泉界道飞":千尺虹泉横跨道路飞流直下,
"阴虬横绝负云楣":阴虬般的桥身横架背负云楣。
"浮梁跨岸神移石":浮桥跨岸似有神力移来巨石,
"劫烬翻波地献池":波浪翻涌如大地献出清池。
"度日衔花翔翠鸟":翠鸟每日衔花在空中飞翔,
"经年支榻养灵龟":灵龟长年依榻自在地栖息。
"披襟便可袪烦吝":敞开衣襟便可驱散烦恼,
"不独东京叔度陂":不只像东京叔度的陂池能荡涤心怀。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二年,他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时称“二宋”“大小宋”。历仕州军,官至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卒谥景文。宋祁博学能文,受西昆体前辈作家影响较深,诗文温雅典丽。善辞赋,现存多为律赋。为文长于议论,尤善议政论兵。其亦能词,《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代表作品有《良玉不琢赋》《上三冗三费疏》。著有《宋景文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千尺虹泉界道飞,阴虬横绝负云楣”,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白兆山桥亭的壮观景象。“千尺虹泉”形容桥亭上方的瀑布如彩虹般飞泻而下,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阴虬横绝”将横跨两岸的桥梁比作阴虬,即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仿佛它横卧在那里,背负着如云朵般的桥楣,不仅写出了桥的雄伟,还赋予了桥亭神秘的色彩,让人联想到它如同神物一般镇守在此。颔联“浮梁跨岸神移石,劫烬翻波地献池”,继续围绕桥亭展开描写。“浮梁跨岸”突出了桥梁横跨两岸的姿态,“神移石”则进一步强调了桥的建造仿佛是神灵移动石头而成,增添了桥的神奇之感。“劫烬翻波”描绘出桥下波浪翻滚的画面,“地献池”仿佛大地献出了这一泓池水,与前面的描写相呼应,展现出桥亭周围环境的灵动与壮美。颈联“度日衔花翔翠鸟,经年支榻养灵龟”,笔锋一转,从宏大的景象描写转向细腻的场景刻画。“度日衔花翔翠鸟”描绘了翠鸟衔着花朵在空中飞翔的画面,给人一种悠然自得、充满生机的感觉。“经年支榻养灵龟”则写出了桥亭的宁静与闲适,灵龟在榻上悠然养神,经年累月,更显此地的清幽静谧,宛如世外桃源。尾联“披襟便可袪烦吝,不独东京叔度陂”,由景入情,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诗人认为,只要来到这桥亭,披开衣襟,就能驱散心中的烦恼和忧愁。“不独东京叔度陂”,意思是这里的桥亭与东京的叔度陂一样,都能让人忘却烦恼,获得心灵的宁静,同时也暗示了白兆山桥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精神慰藉作用,是诗人心灵的栖息之所。
上一篇:宋·宋祁《到官三岁四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