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o
yáng

朝代:宋作者:宋祁浏览量:1
shēng
xiàng
chén
dōng
fāng
fēi
jǐng
dào
yún
lín
lián
wéi
shì
tóng
tóng
xiǎo
tíng
quán
yīn
shì
tóng
cháng
yīng
kuí
huò
jiǔ
qīng
xīn
biān
zǎo
wǎn
lái
huán
jiàn
shuō
qīng
guāng
zhù
shēn

译文

夜晚将近清晨时,传来急促的鸡叫声,东方的晨光迅速地照射到了云遮雾绕的树林。帘幕之间已经是一片明亮的拂晓景象,庭院和门户之中完全没有了昏暗阴沉的感觉。如果梧桐树能够长久地生长在这适宜的土地上,那向日葵也应该长久地倾心朝向太阳。希望早晚能得到朝廷的恩赏,听说皇上对贤能之士的关注之情很深。

逐句剖析

"腷膊鸡声夜向晨":夜晚将近清晨时,传来急促的鸡叫声,

"东方飞景到云林":东方的晨光迅速地照射到了云遮雾绕的树林。

"帘帏已是曈曈晓":帘幕之间已经是一片明亮的拂晓景象,

"庭户全无曀曀阴":庭院和门户之中完全没有了昏暗阴沉的感觉。

"可是梧桐长得地":如果梧桐树能够长久地生长在这适宜的土地上,

"也应葵藿久倾心":那向日葵也应该长久地倾心朝向太阳。

"日边早晚来环赐":希望早晚能得到朝廷的恩赏,

"见说清光注意深":听说皇上对贤能之士的关注之情很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朝阳》是宋代宋祁创作的七言律诗。首联以鸡鸣报晓、晨光初现,描绘出黎明时分的动态画面;颔联通过屋内明亮、庭院无阴,展现朝阳普照的清朗之景。颈联借梧桐扎根大地、葵藿向阳生长,暗喻对美好与光明的向往追求。尾联以期盼帝王恩赏,将朝阳与君主圣明相联,表达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愿。全诗借朝阳之景,融合自然与政治寓意,展现对光明前景的憧憬与济世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二年,他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时称“二宋”“大小宋”。历仕州军,官至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卒谥景文。宋祁博学能文,受西昆体前辈作家影响较深,诗文温雅典丽。善辞赋,现存多为律赋。为文长于议论,尤善议政论兵。其亦能词,《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代表作品有《良玉不琢赋》《上三冗三费疏》。著有《宋景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腷膊鸡声夜向晨,东方飞景到云林”两句描绘清晨到来的过程。“腷膊鸡声夜向晨”以拟声词“腷膊”生动地模拟鸡鸣声,点明从夜晚向清晨过渡的时间节点;“东方飞景到云林”中,“飞景”将朝阳的光芒比作飞速而来的景象,形象地写出朝阳升起,光芒迅速洒向云林的动态画面,展现出清晨生机勃勃的开始。“帘帏已是曈曈晓,庭户全无曀曀阴”,前句“帘帏已是曈曈晓”,“曈曈”形容日出时光亮的样子,描绘出阳光透过帘幕,室内已充满明亮晨光的场景;后句“庭户全无曀曀阴”,“曀曀”指阴暗的样子,强调庭院内外完全没有了阴暗,通过室内外光线的描写,进一步凸显朝阳带来的光明与温暖。“可是梧桐长得地,也应葵藿久倾心”,此句运用象征手法。“梧桐”常被视为祥瑞之木,“长得地”暗示其占据有利位置;“葵藿”向来有倾心向阳的特性,诗人借此表达若有合适的条件,自己也会如梧桐般得地生长,如葵藿般一心向往光明,含蓄地抒发内心积极向上的志向与渴望得到赏识的情感。“日边早晚来环赐,见说清光注意深”,“日边”代指帝王身边,“环赐”指皇帝的赏赐与重用;“清光”既指朝阳的光辉,也暗喻帝王的恩泽。这两句表明相信自己早晚能得到帝王的眷顾与重用,听闻帝王对贤才颇为关注,以对朝阳的期待,委婉表达出对仕途前景的憧憬与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祁《句》

下一篇:宋·宋祁《玉玫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