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告言归":仲春时节告假还乡,
"道次古长葛":途中停留在古长葛。
"水穷既舍舟":水路穷尽后舍弃船只,
"仆具始脂辖":仆从开始给车轴上油。
# 仆:一作仅。
"南登高原望":向南登上高原眺望,
"天宇莽庨豁":天空广阔开朗。
"溱冀澹无波":溱水、冀水波澜不惊,
"芣騩森相轧":芣騩山密集成片相互挤压。
"春鸠日夜鸣":春鸠日夜鸣叫,
"阳膏浅深达":春天的膏泽深浅都能到达。
"田畯挈壶浆":农官提着壶浆,
"稚子勤襫袯":孩童勤于穿着蓑衣。
"驱牛洒先稑":驱赶牛群播种早稻,
"趣车载输秸":催促车辆运送秸秆。
"郊柘色欣欣":郊野的柘树生机勃勃,
"梢沟流活活":田间水沟流水声潺潺。
"县官恩泽美":县官的恩泽美好,
"农节未尝夺":农时未曾被耽误。
"贤牧谨诏书":贤明的地方官谨守诏书,
"民隐罔遗察":百姓的隐情无遗漏地体察。
"射蠲赘聚劳":免除多余的劳役,
"赋检诛求猾":核查赋税惩处贪婪狡诈之人。
"我亦占一廛":我也拥有一处居所,
# 廛:一作尘。
"闻兹慰饥渴":听闻这些慰藉了如饥似渴的心情。
"矢诗虽不多":所写的诗虽然不多,
"要附许风末":总要依附在《诗经・许风》之后。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二年,他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时称“二宋”“大小宋”。历仕州军,官至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卒谥景文。宋祁博学能文,受西昆体前辈作家影响较深,诗文温雅典丽。善辞赋,现存多为律赋。为文长于议论,尤善议政论兵。其亦能词,《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代表作品有《良玉不琢赋》《上三冗三费疏》。著有《宋景文集》。
1. 分段赏析
“仲春告言归,道次古长葛”:仲春时节,诗人踏上了归乡之路,途中经过古老的长葛。此句点明时间、事件与地点,为全诗奠定了叙事基调,让读者知晓诗人的行程,引发对其旅途见闻的期待。“水穷既舍舟,仆具始脂辖”:水路走到尽头便舍弃船只,仆人准备好车马开始新的行程。“水穷”“舍舟”“脂辖”等词,生动地描绘出诗人行程的转换,体现出旅途的动态变化,使画面富有生活气息。“南登高原望,天宇莽庨豁”:诗人登上南边的高原极目远望,只见天空广阔无垠。“莽庨豁”形象地写出了天空的辽阔,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视野的开阔和心境的豁达。“溱冀澹无波,芣騩森相轧”:溱水平静无波,芣騩草茂密丛生。“澹无波”描绘出河水的宁静,“森相轧”则表现出草木的繁茂,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乡村自然画面。“春鸠日夜鸣,阳膏浅深达”:春天的斑鸠日夜鸣叫,阳光的润泽深浅不一地渗透大地。“日夜鸣”突出春鸠的活跃,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阳膏”一词则体现了阳光对大地的滋养,富有自然之美。“田畯挈壶浆,稚子勤襫袯”:农官提着壶浆,小孩子也勤劳地穿着蓑衣。“田畯”的出现体现了乡村的农事管理,“稚子勤”则从侧面反映出乡村生活的质朴和人们对农事的重视。“驱牛洒先稑,趣车载输秸”:人们赶着牛去浇灌早熟的庄稼,急忙用车装载秸秆运输。“驱牛”“趣车”等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乡村农事的繁忙景象,让读者感受到劳动的热情与活力。“郊柘色欣欣,梢沟流活活”:郊外的柘树色泽鲜嫩,沟渠里的水流活泼欢快。“色欣欣”赋予柘树以生机,“流活活”则将水流拟人化,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乡村田园图,表达了诗人对乡村景色的喜爱。“县官恩泽美,农节未尝夺”:县官的恩泽美好,从未耽误农时。“恩泽美”直接赞扬县官的善政,“未尝夺”强调了对农事的重视,体现出官员的贤明和对百姓的关怀。“贤牧谨诏书,民隐罔遗察”:贤明的官员谨慎地遵照诏书行事,对百姓的疾苦无一遗漏地体察。“谨诏书”表明官员的尽职尽责,“罔遗察”则突出了其对百姓的关心,进一步赞美了官员的贤能。“射蠲赘聚劳,赋检诛求猾”:官员消除多余的劳役,检查赋税,惩治奸猾之人。“射蠲”“赋检”等举措,体现了官员治理有方,为百姓减轻负担,让乡村社会更加安定和谐。“我亦占一廛,闻兹慰饥渴”:诗人表示自己也想在此占有一席之地,听到这些感到欣慰。“占一廛”表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慰饥渴”则说明官员的善政满足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矢诗虽不多,要附许风末”:诗人说自己所作的诗虽然不多,但也要附在《诗经》的雅正之风后面。“矢诗”体现了诗人的创作态度,“附许风末”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诗能传承雅正之风,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追求。
上一篇:宋·宋祁《夜宴》
下一篇:宋·宋祁《答京西提刑张司封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