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

朝代:宋作者:宋祁浏览量:1
liù
fēng
qīng
zhòu
cháng
xíng
bēi
shī
湿
jìn
nán
fāng
rén
huī
shà
lín
yuè
gěng
jīn
píng
xià
jǐng
chuáng
yún
fēi
yuān
chóu
dié
dié
huī
liú
shuǐ
yuàn
shāng
shāng
shī
guān
shèng
zhōng
gān
shèn
jiǔ
yǐn
tái
bīng
wèi
jué
liáng

译文

天地间微风轻拂,白昼的时间变得漫长,此地地势低洼潮湿,靠近南方。人们挥动着羽毛扇,在树林的阴凉处乘凉,用绳索系着金瓶从井架上打水。高飞在云中的老鹰,因闷热而忧愁地向下坠落,玉饰琴徽下流淌的琴声,如流水般带着哀怨的声响。我在这盛大的官署中担任闲职,内心十分空虚烦闷,即便喝了很久的官署所提供的冰饮,也没觉得凉快。

逐句剖析

"六幕风轻昼刻长":天地间微风轻拂,白昼的时间变得漫长,

"地形卑湿近南方":此地地势低洼潮湿,靠近南方。

"人挥羽翣依林樾":人们挥动着羽毛扇,在树林的阴凉处乘凉,

"绠续金瓶下井床":用绳索系着金瓶从井架上打水。

"云路飞鸢愁跕跕":高飞在云中的老鹰,因闷热而忧愁地向下坠落,

"玉徽流水怨汤汤":玉饰琴徽下流淌的琴声,如流水般带着哀怨的声响。

"尸官盛府中干甚":我在这盛大的官署中担任闲职,内心十分空虚烦闷,

"久饮台冰未觉凉":即便喝了很久的官署所提供的冰饮,也没觉得凉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夏日》是北宋宋祁所作的七言律诗。首联点明夏日风轻昼长,且此地地势低湿靠近南方。颔联描绘人们在树林下挥动羽扇,用绳索系着金瓶从井中打水,生动展现夏日生活场景。颈联借飞鸢、流水等意象,营造出愁怨氛围,运用借景抒情手法。尾联写自己在官府任职,虽饮冰仍觉燥热难凉,表达内心烦闷。全诗语言较为工稳,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从夏日环境到人物心境,反映出诗人在夏日中的复杂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二年,他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时称“二宋”“大小宋”。历仕州军,官至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卒谥景文。宋祁博学能文,受西昆体前辈作家影响较深,诗文温雅典丽。善辞赋,现存多为律赋。为文长于议论,尤善议政论兵。其亦能词,《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代表作品有《良玉不琢赋》《上三冗三费疏》。著有《宋景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六幕风轻昼刻长,地形卑湿近南方”,描绘夏日景象。“六幕风轻”写出夏日微风轻拂,“昼刻长”点明白昼漫长,交代了时间特点。“地形卑湿近南方”说明所处之地地势低洼潮湿且靠近南方,为后文描述夏日生活的不适埋下伏笔。颔联“人挥羽翣依林樾,绠续金瓶下井床”,刻画了人们在夏日的避暑之态。人们手持羽扇,依靠在树林边,借助树林的阴凉;用绳索系着金瓶,从井中打水,生动展现出夏日里人们为消暑所采取的行动,从侧面烘托出夏日的炎热。颈联“云路飞鸢愁跕跕,玉徽流水怨汤汤”,运用比兴手法。高飞云端的鸢鸟因暑热而飞行艰难,仿佛满怀忧愁;琴音如流水般怨愤激昂,“愁”“怨”二字赋予鸢鸟和琴音以人的情感,借景抒情,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烦闷。尾联“尸官盛府中乾甚,久饮台冰未觉凉”,诗人自叹身为官员,在官署中十分燥热,即便饮用了很多冰块,也未觉凉爽。“乾甚”直言炎热程度,“未觉凉”进一步强化热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郁郁不乐并非仅因天气炎热,或许还包含对官场生活的某种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祁《史逸人》

下一篇:宋·宋祁《晚秋西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