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o
yáng

朝代:宋作者:宋祁浏览量:1
suō
xiù
宿
chén
cǎi
cāng
míng
zhuǎn
ruò
huá
cái
hàn
pán
biàn
便
yìng
luò
shén
xiá
míng
fèng
gāng
jiǒng
sāng
róu
guì
lǒng
xié
zhào
liáng
xiū
chéng
shàng

译文

星辰的光芒好像收缩起来,榆树的光彩也沉落(黯淡)下去,沧海好像变成了若木的光华。朝阳刚晒干汉盘上的露水,就映照出如洛神般的彩霞。凤凰在远处的梧桐冈上鸣叫,桑树柔软,桂树笼罩在斜晖中。朝阳照射在屋梁上,不要自我夸耀,城上已经有乌鸦啼叫。

逐句剖析

"缩宿沉榆彩":星辰的光芒好像收缩起来,榆树的光彩也沉落(黯淡)下去,

"沧溟转若华":沧海好像变成了若木的光华。

"才晞汉盘露":朝阳刚晒干汉盘上的露水,

"便映洛神霞":就映照出如洛神般的彩霞。

"鸣凤梧冈迥":凤凰在远处的梧桐冈上鸣叫,

"桑柔桂笼斜":桑树柔软,桂树笼罩在斜晖中。

"照梁休自许":朝阳照射在屋梁上,不要自我夸耀,

"城上已啼鸦":城上已经有乌鸦啼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朝阳》是北宋宋祁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以朝阳为主题,描绘了日出时分的瑰丽景象,如朝霞映空、曙光初照,还刻画了梧桐、凤凰、桑桂等景,展现出清晨生机勃勃又绚丽多彩的画面。首联以夸张笔法凸显朝阳夺目;颔联用典渲染朝阳绚烂;颈联借动植物丰富画面;尾联以乌鸦啼叫暗示时间推移。全诗辞藻绮丽,意境优美,通过对朝阳升起时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清晨美景的敏锐捕捉与由衷赞美,尽显宋祁在写景诗创作上的高超技艺与独特文学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二年,他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时称“二宋”“大小宋”。历仕州军,官至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卒谥景文。宋祁博学能文,受西昆体前辈作家影响较深,诗文温雅典丽。善辞赋,现存多为律赋。为文长于议论,尤善议政论兵。其亦能词,《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代表作品有《良玉不琢赋》《上三冗三费疏》。著有《宋景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缩宿沉榆彩,沧溟转若华”: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想象朝阳的光芒让沉榆的光彩都为之收缩,沧海在其映照下仿佛变成了若木的光华。“缩宿”“转”等词生动地表现出朝阳初升时强大而耀眼的光芒,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一种宏大而神奇的景象。颔联“才晞汉盘露,便映洛神霞”:运用典故,“汉盘露”指汉宫铜盘上的露水,“洛神霞”将彩霞比作洛神,形象地描绘出朝阳的光线变化。朝阳先是晒干了汉盘上的露水,接着便映照出如洛神般美丽绚烂的彩霞,不仅体现出时间的先后顺序,也进一步渲染了朝阳的绚丽多彩,为画面增添了浪漫而神秘的色彩。颈联“鸣凤梧冈迥,桑柔桂笼斜”:视角从天空转向大地,描绘了远处梧桐冈上凤凰的鸣叫,以及近处柔软的桑树和笼罩在斜晖中的桂树。“鸣凤”象征着祥瑞,与朝阳的美好相呼应,“梧冈”“桑”“桂”等植物则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具体,充满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清晨画卷。尾联“照梁休自许,城上已啼鸦”:诗人笔锋一转,写朝阳照在屋梁上,却不要自恃光芒,因为城上的乌鸦已经啼叫,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为这幅清晨美景图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休自许”赋予朝阳以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具趣味性,同时也以乌鸦啼叫的声音打破了前文的宁静,让画面有了动态感和节奏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祁《赠楞严舒上人》

下一篇:宋·宋祁《通判茹太博惠家园新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