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ìng
sān

朝代:宋作者:宋祁浏览量:1
píng
míng
shì
xián
mào
zhě
qiǎng‌
xiāng
huǐ
tián
jūn
cōng
wáng
zhōng
duó
rén
shēng
zài
shí
cháng
jiǔ
shì
nài
chóu
chàng
qiān
zǎi

译文

钜平这个地方有闻名于世的贤能之人,被嫉妒者勉强倾轧排挤。‌诋毁的话语充满了贤能之人的耳朵,贤能之人灭吴的计策被人中途夺取。人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十件事里常常有八九件不如意。这种事情又能怎么办呢,在千年之后的末世为此惆怅不已。

逐句剖析

"钜平名世贤":钜平这个地方有闻名于世的贤能之人,

"媢者强相轧":被嫉妒者勉强倾轧排挤。‌

"毁语填君聪":诋毁的话语充满了贤能之人的耳朵,

"亡吴计中夺":贤能之人灭吴的计策被人中途夺取。

"人生不如意":人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

"在十常九八":十件事里常常有八九件不如意。

"兹事可奈何":这种事情又能怎么办呢,

"惆怅千载末":在千年之后的末世为此惆怅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杂兴(其三)》是北宋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围绕钜平名世贤才的故事展开,描绘了贤才因遭嫉妒而陷入困境的具体情景。诗的开篇介绍了贤才的身份以及他所面临的来自嫉妒者的排挤。又进一步描述了贤才遭受诋毁、计策被夺的不幸遭遇。然后诗人由这一历史事件联想到人生,发出感慨,揭示了人生苦难的普遍性。最后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无奈现实的惆怅之情。整首诗表达了对贤才遭遇的同情以及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嫉妒贤能、贤才难以施展抱负等现实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二年,他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时称“二宋”“大小宋”。历仕州军,官至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卒谥景文。宋祁博学能文,受西昆体前辈作家影响较深,诗文温雅典丽。善辞赋,现存多为律赋。为文长于议论,尤善议政论兵。其亦能词,《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代表作品有《良玉不琢赋》《上三冗三费疏》。著有《宋景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钜平名世贤,媢者强相轧”,这两句诗中“钜平名世贤”点明了一位在钜平这个地方闻名于世的贤能之人。“名世”突出了他的贤德和才能在当时社会广为人知、备受认可。“媢者强相轧”则指出有嫉妒他的人强行对他进行排挤打压。“媢者”明确了嫉妒者的形象,“强相轧”生动地描绘出这些人不择手段、强行迫害贤才的恶劣行径。“毁语填君聪,亡吴计中夺”,这两句诗中“毁语填君聪”描述了嫉妒者用诋毁的话语充斥贤才的耳朵,使他无法正常听取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填”字形象地表现出诋毁之语之多,让贤才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亡吴计中夺”讲述了贤才原本有灭吴的良策,却被嫉妒者中途夺取,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中夺”突出了贤才的才能被人恶意截断,命运的无奈和悲惨。“人生不如意,在十常九八”,诗人由贤才的具体遭遇联想到人生,发出“人生不如意,在十常九八”的感慨。这句诗表明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十件里有八九件,强调了人生苦难的普遍性。“兹事可奈何,惆怅千载末”,这两句诗中“兹事可奈何”中的“兹事”指代前面所描述的贤才遭遇和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可奈何”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些事情的无奈和无力感。“惆怅千载末”则点明了时间背景,强调这种惆怅之情在千年之后的当下依然存在,诗人为此感到惆怅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祁《杂兴》

下一篇:宋·宋祁《答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