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临出门":骑上马正准备出门,
"出门复逡巡":出了门却又徘徊不前。
"回头问妻子":回过头询问爱妻,
"应怪春游频":(她)应该会责怪我春游太频繁了。
"诚知春游频":确实知道春游过于频繁了,
"其奈老大身":无奈我已经是年老之人了。
"朱颜去复去":青春容颜逝去了又逝去,
"白发新更新":新长出来的白发又添了新的。
"请君屈十指":请你弯曲十个手指,
"为我数交亲":为我数一数交情深厚的亲友。
"大限年百岁":人的寿命极限是一百岁,
"几人及七旬":又有几个人能活到七十岁呢。
"我今六十五":我如今六十五岁了,
"走若下坂轮":衰老的速度就像从山坡上滚下的车轮一样快。
"假使得七十":假如能活到七十岁,
"只有五度春":也只剩下五次春天了。
"逢春不游乐":遇到春天却不游乐玩耍,
"但恐是痴人":只怕是个愚蠢的人。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夸张:“走若下坂轮”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自己六十五岁的身体状态夸张地形容为像从山坡上滚下的车轮一样迅速衰老,突出了衰老之快。对比:“朱颜去复去,白发新更新”将逝去的朱颜和新生的白发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出时光流逝、容颜老去的变化,强化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直抒胸臆:诗歌结尾“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直接表达了诗人认为应当珍惜春光、及时游乐的观点和态度,毫不隐晦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2. 分段赏析
前四句“上马临出门,出门复逡巡。回头问妻子,应怪春游频”,通过描写诗人准备出门春游又徘徊,还回头询问妻子的细节,生动地展现出诗人的状态。“诚知春游频,其奈老大身。朱颜去复去,白发新更新”则是诗人自我感慨,知道春游频繁,但无奈年事已高,以朱颜与白发的变化突出时光的流逝。“请君屈十指,为我数交亲。大限年百岁,几人及七旬”以具体的动作“屈十指”来数交亲,感慨人生百岁,能活到七十的人都不多。“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坂轮。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进一步以自己六十五岁的年龄,夸张地说像下陡坡的车轮一样快速衰老,就算活到七十也只有五次春天。最后“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直接表明观点,认为逢春不游乐就是痴人,表达出诗人珍惜春光、及时行乐的态度。
上一篇:唐·贾岛《宿山寺》
下一篇:唐·唐彦谦《楚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