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1
bǎi
zi
chí
shēn
zhǎng
绿
tái
jiǔ
guāng
dēng
jiǒng
绿
āi
tiān
sūn
shí
jià
nián
zhù
ā
biāo
lún
lái
kōng
wài
fěn
yán
shī
湿
jìng
zhōng
zhū
huǎng
chè
míng
kāi
qiū
duàn
cháng
xiàng
wàng
rén
jiān
shì
āi

译文

百子池水幽深,池中长满了绿色的苔藓,九光灯高高挂起,那闪烁的光亮仿佛驱散了空中的浮尘。织女的华丽车驾不知哪一年能在此停留驻足,西王母乘着疾风般的车轮今夜降临人间。天空之外,那如粉般的云霞铺就的仙筵被露水打湿,寂静之中,华丽的珠帘整夜都敞开着。银河长流不断,牛郎织女长久地相互守望,又岂只是人间有令人哀伤的事情呢。

逐句剖析

"百子池深涨绿苔":百子池水幽深,池中长满了绿色的苔藓,

# 百子池:池塘名。

"九光灯迥绿浮埃":九光灯高高挂起,那闪烁的光亮仿佛驱散了空中的浮尘。

# 浮埃: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尘土。,绿:补编作照。,迥:远。,九光灯:《汉武帝内传》载,七月七日,燃九光之灯。

"天孙实驾何年驻":织女的华丽车驾不知哪一年能在此停留驻足,

# 天孙:星名,即织女星。

"阿母飚轮此夜来":西王母乘着疾风般的车轮今夜降临人间。

# 阿母:指织女的母亲。

"空外粉筵和露湿":天空之外,那如粉般的云霞铺就的仙筵被露水打湿,

"静中珠幌彻明开":寂静之中,华丽的珠帘整夜都敞开着。

# 珠幌:珠帘。

"秋河不断长相望":银河长流不断,牛郎织女长久地相互守望,

# 秋河:即银河。

"岂独人间事可哀":又岂只是人间有令人哀伤的事情呢。

# 岂独人间事可哀:自注:帝武夷山歌唱人间可哀之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七夕》是北宋晏殊创作的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勾勒出深苔覆水、浮埃泛绿的幽寂夜景;颔联融入与七夕相关的两则神话传说,在虚实交织中注入缥缈感,打破寂静;颈联以细腻笔触写天宫双星宴会,又刻画人间离人独守空闺的情景,凸显寂寥;尾联以银河相望的意象,将天上愁与人间悲绾合,发出深长感喟,叹息离多会少、天地共有的怅惘,与东坡中秋词“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思理相似。全诗借神话营造空灵哀婉意境,语言凝练,于虚实间尽显深沉叹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七夕的诗。诗歌借百子池绿苔、九光灯浮尘的夜景,融入牛郎织女、西王母的神话,描绘天宫宴饮与人间空闺的情景,将天上愁绪与人间悲苦相连,表达出离多会少、天上人间同有遗憾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首联“百子池深涨绿苔,九光灯迥绿浮埃”,眼前的百子池里,绿苔悄悄铺满了水面,远处的九光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把空中的浮尘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绿意,勾勒出七夕夜晚幽静又朦胧的实景,透着几分清幽的韵味。颔联“天孙宝驾何年驻,阿母飙轮此夜来”,诗人融入神话想象,织女那华美的车驾曾在何时停留?西王母的风轮又恰好在今夜赶来,这些虚写的传说为夜景添了缥缈的仙气,让夜晚多了几分神秘。颈联“空外粉筵和露湿,静中珠幌彻明开”,天上的仙宴席被清凉的夜露打湿,人间空寂的闺房里,珠帘整夜敞开着,一虚一实的场景相互映照,不管是天上的宴饮还是人间的独居,都透着寂静冷清的氛围。尾联“秋河不断长相望,岂独人间事可哀”,以银河横亘、两岸星辰长久相望的实景收尾,将天上双星的牵挂与人间离人的悲苦连在一起,感叹不止人间有离别之痛,天上人间这类相聚少、离别多的憾事,都让人心里泛起淡淡的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殊《题东湖涵虚阁》

下一篇:宋·晏殊《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