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陟槐庭二将坛":多次晋升到朝廷高位和军事要职,
"册书文武载动贤":史册记载着他文武双全的功勋与贤德。
"辞荣尚峻经邦秩":他辞去荣宠却仍居重要的治国职位,
"养素方临钓渭年":修养本性正到了如姜太公垂钓般的年岁。
"清会别开金谷墅":雅集设在如金谷园般雅致的地方,
"新吟多杂蕊珠篇":新作的诗文中多有像蕊珠仙篇般的佳作。
"惊姜今日增华耀":今日寿诞更添光彩,
"海内簪绅共祝延":天下的士大夫们一同前来祝寿。
# 延:李校作筵。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祝寿诗。通过“三陟槐庭”“钓渭”等典故及“金谷墅”“蕊珠篇”等意象,描绘了张太傅历任文武要职的显赫功勋、辞荣养素的高洁品格及寿宴雅集的雅致场景,体现其才德兼备的崇高地位,表达了对张太傅的尊崇赞美与寿诞庆贺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本诗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养素方临钓渭年”句,巧用姜太公渭水垂钓的典故。典故原指姜太公隐居渭水之滨垂钓,后遇周文王赏识重用,辅佐其成就霸业。作者在此以“钓渭”喻指张太傅,既赞誉张太傅有姜太公般的贤德与才能,又贴合为其祝寿的语境,含蓄表达了对张太傅的敬重与祝福。意象组合:“三陟槐庭二将坛”,将“槐庭”(代指三公之位)与“将坛”(军事要职)并置,以官职意象组合,凸显张太傅历任文武高官的显赫地位,直接表达对其功勋才具的赞美;“清会别开金谷墅,新吟多杂蕊珠篇”,“金谷墅”(雅集之地)与“蕊珠篇”(仙妙诗赋)组合,以人文意象勾勒寿宴的雅致与文采,暗颂其才德兼具的高雅格调;“海内簪绅共祝延”,以“海内簪绅”的群体意象收束,通过众人祝寿的场景,强化对寿星的尊崇与贺寿的隆重喜悦之情。全诗意象层层递进,融官贵、才德、雅集、群贺于一体,尽显颂寿之忱。
3. 分段赏析
首联“三陟槐庭二将坛,册书文武载勋贤”,“槐庭”化用周代“三槐九棘”典故(三公之位植槐树),喻指张太傅多次晋升朝廷要职;“二将坛”暗指其文武兼备的才能,功绩被史册记载,直接凸显其仕途显赫与北宋重文抑武的背景。颔联“辞荣尚峻经邦秩,养素方临钓渭年”,“辞荣”与“养素”形成工对,既赞其辞让荣宠的高洁品格,又以“经邦秩”强调治国能力;“钓渭年”化用姜尚垂钓典故,切其年龄的同时,暗喻其才德如贤相般卓越。颈联“清会别开金谷墅,新吟多杂蕊珠篇”,以西晋石崇“金谷墅”代指寿宴雅集,以“蕊珠篇”喻诗赋如仙作,烘托宴会的文雅格调。尾联“惊姜今日增华耀,海内簪绅共祝延”,“惊姜”借《诗经·大雅》中“诞弥厥月,先生如达”的生育典故,代指寿诞,突显喜庆氛围;“海内簪绅共祝”收束全诗,以众人祝寿的隆重画面,强化对寿星的尊崇与贺寿的喜悦之情。
上一篇:宋·晏殊《麻姑山》
下一篇:宋·晏殊《重阳夕内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