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án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2
xīng
càn
shí
dēng
lián
jiǔ
shì
shuǐ
liú
xiāng
qiān
mén
héng
é
yǒu
suí
rén
liǔ
shì
huā
qián
yuè
bàn
hūn

译文

星光般明亮的彩灯连接着众多集市,载着香气的车辆像流水一样穿过千家万户。嫦娥仿佛善解人意,在柳树旁边、花丛前面,挂着一轮半昏的月亮。

逐句剖析

"星粲实灯连九市":星光般明亮的彩灯连接着众多集市,

"水流香毂渡千门":载着香气的车辆像流水一样穿过千家万户。

"姮娥似有随人意":嫦娥仿佛善解人意,

"柳示花前月半昏":在柳树旁边、花丛前面,挂着一轮半昏的月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元夕》是北宋晏殊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元宵夜为题材,描绘了灯火璀璨连接集市、香车穿梭于千家万户的热闹景象,又写嫦娥似懂人心意,在柳边花前洒下朦胧月色。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元宵夜景的细致刻画,融入神话元素,语言清丽。既展现了节日的繁华热闹,又传递出对元宵夜景的喜爱与愉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出游诗。围绕元宵节展开,既描绘了夜晚灯火通明、游人如织的繁华景象,也展现了花前月下的朦胧景致。

2. 写作手法

烘托:“姮娥似有随人意”中,嫦娥本是神话中高远的存在,诗人却赋予她“随人意”的情态,;“柳际花前月半昏”则描绘出柳树边、花丛前,月色朦胧昏黄的景象。嫦娥的“随人意”和朦胧的月色并非直接描写元宵的繁华,而是通过营造一种柔和、温馨且富有诗意的氛围,从侧面烘托出元宵夜游人沉浸在美好景致中的惬意心境,以及花前月下那种朦胧浪漫的氛围。用典:“姮娥似有随人意,柳际花前月半昏”,使用的典故是“姮娥”(即嫦娥)的神话传说。姮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月宫的仙女,传说她因偷吃仙药飞上月球,从此独居广寒宫,成为孤独、清冷的象征,其形象常与皎洁的月光相联系,带有清冷、遥不可及的意味。诗人并非直接叙述嫦娥的典故内容,而是化用其形象与特质。通过对传统典故的巧妙改造,既保留了嫦娥与月亮的关联,又赋予其新的情感色彩。

3. 分段赏析

“星粲宝灯连九市”一句,以“星粲”形容宝灯明亮如星,描绘出元宵节夜晚彩灯璀璨的景象,“连九市”则体现出集市相连、灯火绵延的热闹场面,从视觉上展现了节日的繁华,语言简洁却极具画面感。“水流香毂渡千门”中,“香毂”指的是装饰华丽、散发香气的车辆,“水流”一词将车辆穿梭的动态比作流水,生动地写出了游人众多、车马络绎不绝,穿梭于千家万户之间的情景,从动态角度延续了上句的热闹氛围,暗含着人们出游赏灯的愉悦。“姮娥似有随人意”引入神话人物嫦娥,赋予其“随人意”的情态,让神话与现实交融。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仿佛嫦娥也被人间的元宵盛景吸引,特意为人们增添节日的美好,使诗句更富浪漫色彩,也间接烘托出人们的喜悦之情。“柳际花前月半昏”聚焦于自然景致,“柳际”点明柳树的存在,“花前”暗示了花丛,而“月半昏”则描绘出月色朦胧的状态。这样的景致与前两句的热闹形成对比,既有繁华喧闹,又有朦胧清幽,共同构成了元宵夜丰富的画面,也让整首诗的意境更加含蓄优美,尽显婉约之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殊《渔家傲·罨画溪边停彩舫》

下一篇:宋·晏殊《迎春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