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qíng
·
·
shù
zhī
jīn
duì
róng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1
shù
zhī
jīn
duì
róng
yáo
luò
chóng
chóng
zhī
duō
shǎo
yōu
yuàn
西
fēng
rén
sàn
hòu
yuè
míng
zhōng
hán
nóng
xiè
niáng
chóu
pān
lìng
xián
mián
xīn
shì
qióng

译文

几枝金黄的菊花与芙蓉相对。在秋风中摇曳飘落,似含无尽哀怨。不知承载了多少幽恨,带着清露在西风中哭泣。人散去之后,明月高悬之时。夜晚寒意浓重。如同谢娘般的女子满怀愁绪卧眠,又如潘令般的男子闲适地入眠,都有着无穷无尽的心事。

逐句剖析

"数枝金菊对芙蓉":几枝金黄的菊花与芙蓉相对。

"摇落意重重":在秋风中摇曳飘落,似含无尽哀怨。

# 摇落意重重:一作零落意忡忡。摇落:凋谢。

"不知多少幽怨":不知承载了多少幽恨,

"和露泣西风":带着清露在西风中哭泣。

# 露:一作泪。

"人散后":人散去之后,

"月明中":明月高悬之时。

"夜寒浓":夜晚寒意浓重。

"谢娘愁卧":如同谢娘般的女子满怀愁绪卧眠,

# 谢娘:指妓女。

"潘令闲眠":又如潘令般的男子闲适地入眠,

# 潘令:潘安。指男主人公。

"心事无穷":都有着无穷无尽的心事。

# 心事:一作往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诉衷情·数枝金菊对芙蓉》是宋代诗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一说张先写的。上阕描绘数枝金菊与芙蓉相对,在秋风中摇落,似含无尽幽怨,带着露水在西风中哭泣,借秋景渲染愁绪。下阕写人散后,明月当空,夜寒浓重,以“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展现人物的忧愁与心事,抒发词人内心深处难以排遣的幽怨和无穷心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开篇“数枝金菊对芙蓉,摇落意重重”,描绘出几枝金菊与芙蓉相对,在秋风中纷纷摇落的画面,“意重重”赋予了这两种花以人的情感,仿佛它们在秋风中有着无尽的哀怨。“不知多少幽怨,和露泣西风”进一步将花拟人化,“不知多少”强调了幽怨之深,“和露泣西风”生动地描绘出花在西风中带着露水,如同哭泣一般,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为下阕抒情做铺垫。下阕:“人散后,月明中,夜寒浓”,点明时间和场景,人已散去,只剩下词人独自面对明月,夜晚的寒意愈发浓重,这种环境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孤寂的氛围。“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借用典故,以“谢娘愁卧”描绘出女子满怀愁绪,卧眠难安的状态,“潘令闲眠”看似闲适,实则也暗藏心事。通过这两个形象,表达出无论男女,都有着无穷的心事,含蓄而深刻地抒发了词人内心难以言说的忧愁和复杂情感,使整首词的情感达到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殊《更漏子·雪藏梅》

下一篇:宋·晏殊《少年游·霜华满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