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jiāng
xiān
·
·
shàn
táng
zhōng
sān
shí
zǎi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1
shàn
táng
zhōng
sān
shí
zǎi
jiù
rén
duō
shì
diāo
líng
jūn
xiāng
jiàn
zuì
shāng
qíng
zūn
jiù
liáo
qiě
huà
píng
shēng
bié
yào
zhī
qiǎng
yǐn
xuě
cán
fēng
cháng
tíng
dài
jūn
guī
jìn
jiǔ
chóng
chéng
chén
jiù
zhāo
fèng
huáng
míng

译文

在资善堂一直呆了三十年,旧的朋友大多都过世了。跟您相见最让人伤感,像过去一样共饮一杯酒,姑且聊聊各自这些年的生活经历。这一次分别劝友人强饮一杯,在微风残雪的长亭上。等您回去觐见皇帝时。皇帝思念旧臣,您能早晚侍奉皇帝。

逐句剖析

"资善堂中三十载":在资善堂一直呆了三十年,

# 资善堂:宋朝培育官才的学堂。

"旧人多是凋零":旧的朋友大多都过世了。

# 凋零:引申为过世。

"与君相见最伤情":跟您相见最让人伤感,

"一尊如旧":像过去一样共饮一杯酒,

"聊且话平生":姑且聊聊各自这些年的生活经历。

"此别要知须强饮":这一次分别劝友人强饮一杯,

"雪残风细长亭":在微风残雪的长亭上。

"待君归觐九重城":等您回去觐见皇帝时。

# 九重:官禁。,觐:朝拜天子。

"帝宸思旧":皇帝思念旧臣,

# 帝宸:帝王住的地方、宫殿。

"朝夕奉皇明":您能早晚侍奉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江仙·资善堂中三十载》是宋代词人晏殊所写的一首送别友人之作,出自《珠玉词》。该词上片感叹旧人凋零,以显仅存者相逢不易,充满了伤感的气氛;下片是词人对朋友的宽慰之词,语调深沉,表达了词人对朋友良好的祝愿。全词写出了词人与友人相见时心中的无限感慨,感情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是《珠玉词》中可考定确切创作年代的送别词。从“资善堂中三十载”一句可推断出此词的写作时间:资善堂为宋仁宗为皇子时的肄业之所,据《宋史·职官志》记载,皇子出就外传时会选官兼领该职。晏殊于天禧二年(1018年)以户部侍郎身份充任太子舍人,兼知制诰、判集贤院,正式进入资善堂供职。由此下推三十年,词作当写于庆历八年(1048年)。此时晏殊已罢相,先任颍州知州,后徙知陈州。这年正月,范仲淹从邓州调任杭州,途经陈州时拜谒晏殊,两人欢饮数日,此词即送别范仲淹时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送别词。整首词通过对过往感慨、当下送别场景描写及对未来的展望,抒发了对旧人凋零的伤感、与友人分别的不舍以及对友人归朝重用的期许。

2. 写作手法

烘托:“雪残风细长亭”,通过残雪、寒风、长亭这些凄凉的景物,营造出一种萧索、凄冷的氛围,有力地烘托出词人与旧友分别时内心的凄黯与不舍。承上启下:“此别要知须强饮”,以“别”字承接上文与旧友的短暂相聚,强调此次相会既是相见也是相别,突出了相聚的难得与离别的不舍。同时,“别”字领起下文对离别场景及复杂情感的描述,使上下片紧密相连。

3. 分段赏析

上片:“资善堂中三十载,旧人几近凋零”,以叙事起句,点明地点为“资善堂”,时间达“三十载”。“凋零”二字直击人心,为上句增添了厚重深沉的意味。历经数十载的风雨,众多旧人恰似草木归于尘土,一个“几近”,生动地展现出幸存者寥寥无几的情景。正如欧阳修在《圣俞会饮》中所言“洛阳旧友一时散,十年会合无二三”,十年光景便已如此,那三十年的变迁,更可想见旧人消逝之多。“与君相见最伤情”,今日与君意外重逢,心中满是伤情悲戚。这里的“最”字,蕴含着丰富的意义,表明平日里令人伤感之事已然不少,而此次与旧友相见,却让伤感之情达到了顶点。这无疑彰显了词人与旧友情谊深厚,以及相见之艰难,为下文的相别埋下伏笔。“一尊如旧”紧承“旧人几近凋零”,在时光的洪流中,人已发生诸多变化,而饮酒的器具却一如往昔,更凸显出人事的凋零与无常。阔别多年,一朝相见,本应有着千言万语,道不尽的辛酸过往。然而,“聊且话平生”,话到嘴边却戛然而止。究竟是仕途不顺、历经苦难而难以倾诉,还是因相见短暂而无暇深谈,其中诸多难以言说的隐衷,皆蕴含在这未尽之言中。下片:“此别要知须强饮”,以一“别”字承接上文与旧友短暂相聚的情景,又引领下文对离别的细致描绘。它将上下片紧密相连,点明此次与旧友的相会,既是难得的重逢,又是无奈的分别。历经三十年才得以相遇,足见相见之艰难,而此刻的离别,更让人深感难舍难分。在这相逢即别的时刻,心中五味杂陈,欲饮酒以解愁,却又难以畅饮,想一醉方休,却又无法沉醉,满心的感慨都倾注在这“强饮”之中。“雪残风细长亭”一句,巧妙地插入景语,残雪未消,寒风瑟瑟,长亭矗立,在这特定的时间与地点,旧友重逢后又面临分别,人物内心的凄黯之情因这景的烘托而愈发浓烈。雪、风、长亭,与词中的人物相互交织,构成一幅充满离别愁绪的画面,真正做到了景语皆情语。“待君归觐九重城。帝宸思旧,朝夕奉皇明”,从眼前的分别,延伸至对未来在京城再度相逢的想象,是词人对友人的宽慰之辞。实际上,友人未来是能如期待般归魏,还是如诸多旧人般凋零,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心意。皇帝若念及旧情,友人便能留京,反之则命运难测,其结局不言而喻。晏殊虽素有太平宰相、富贵词人之称,却也多次遭受贬职离京的境遇,仕途辗转。因此,他对友人坎坷的仕途满怀同情,同时也在词中隐晦地流露出对朝廷的不满,这种情感表达在他的词作中实属罕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大晏《临江仙》云:“资善堂中三十载……”小晏《临江仙》云:“东野亡来无丽句……”此两词,予初读二晏词时即甚喜之,惜后半首皆少逊耳。两词不仅牌调相同,情感意境亦同;论其风调,则前者雍容,后者潇洒,父子身份性情之异,亦可于此中见之。

现代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家郑骞《成府谈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殊《望仙门》

下一篇:宋·晏殊《端午词(其三·御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