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苑瑶台风露秋":如仙境般的阆苑瑶台,风吹露浓又一秋。
# 风露:指寒冷的风和露。,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阆苑:传说中昆仑之巅的神仙居住地阆凤山的宫殿的简称,古诗文中常用来指宫苑。
"整鬟凝思捧觥筹":整理好发髻捧着觥筹凝神思索。
# 觥筹:酒器和酒令筹。觥,酒器。筹,行酒令时用到的算具。,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
"欲归临别强迟留":离别归去,想要强留下你,已经迟了。
"月好谩成孤枕梦":花好月圆夜,却难圆那孤枕上的梦,
# 谩成:徒成,枉成。
"酒阑空得两眉愁":酒筵结束人散去,只剩我一人双眉紧锁满怀愁绪。
# 酒阑:酒筵即将结束。
"此时情绪悔风流":此时后悔不该如此多情。
# 风流:多情滥于用情。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阆苑瑶台风露秋”一句勾勒出秋夜的环境。“阆苑瑶台”是神仙居所的意象,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风露秋”点明了时节是秋天,有风有露,为秋夜的离别奠定了清冷的基调。“整鬟凝思捧觥筹”一句描写了宴饮中的人物状态。“整鬟”写出整理发髻的动作,“凝思”表现出沉思的神情,“捧觥筹”则是手持酒器与酒筹的样子,刻画了宴饮中人物的姿态与思绪,暗含离别前的复杂心情。“欲归临别强迟留”一句直接描写离别时的情景。“欲归”表明想要离去,“临别”点出离别时刻,“强迟留”则写出勉强停留的状态,体现出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下片“月好谩成孤枕梦”一句描写别后的情景。“月好”本是美好的景象,“谩成孤枕梦”却写出这美好的月色只能徒然进入孤独的梦境,表现出别后的孤寂之感。“酒阑空得两眉愁”一句抒发别后的愁绪。“酒阑”指宴饮结束,“空得两眉愁”则写出最终只留下满眉的忧愁,进一步强化了别后的愁苦心情。“此时情绪悔风流”一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绪。“此时情绪”点明当下的心境,“悔风流”则抒发了内心的悔恨与怅惘,将离别后的复杂情感推向深处。
上一篇:宋·晏殊《喜迁莺·烛飘花》
下一篇:宋·晏殊《更漏子·菊花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