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宇秋风至":高远的天空中秋风悄然吹来,
"帘幕生凉气":竹帘幕帐间泛起沁人凉意。
"朱槿犹开":你看那木槿花仍娇艳绽放,
# 朱槿:朱槿,又名扶桑、佛槿、中国蔷薇。
"红莲尚拆":红莲依旧盛开,
"芙蓉含蕊":芙蓉花也含着花蕊。
"送旧巢归燕拂高檐":看到送别旧巢的归燕轻轻拂过高高的帘子,
"见梧桐叶坠":又瞧见梧桐树的叶子纷纷飘落。
"嘉宴凌晨启":清晨时分华宴已开,
# 嘉宴:盛宴。
"金鸭飘香细":精致的鸭形香炉中飘散出细细的香气。
"凤竹鸾丝":丝竹管弦奏响如凤鸣鸾啼般的美妙乐声,
# 鸾丝:此处指精美的弦乐器。
"清歌妙舞":清越歌喉与曼妙舞姿交织成宴乐华章,
"尽呈游艺":各种娱乐表演纷纷呈现。
# 游艺:游戏娱乐。
"愿百千遐寿此神仙":愿您如仙家般享千岁之寿,
"有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永葆康宁。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宴乐词。描绘秋日里玉宇生凉、花草含情之景,展现凌晨开启的嘉宴场景,借凤竹鸾丝、清歌妙舞的游艺画面,抒发对长寿安康、岁岁常乐的祈愿。
2. 分段赏析
上片“玉宇秋风至。帘幕生凉气”,开篇以“玉宇”绘高远秋空,“秋风至”点明时序,“帘幕生凉气”从生活场景写秋意侵人,寥寥数语,勾勒出秋日清冷氛围,奠定全词秋景基调。“朱槿犹开,红莲尚拆,芙蓉含蕊”,聚焦秋日花草:朱槿仍绽、红莲初放、芙蓉含蕊,以细腻笔触写秋景中留存的生机,于草木荣枯间,暗藏时序潜移之迹,体现词人对季节更迭的敏锐感知,语言简洁却精准,将秋日物景的层次与韵味尽现。“送旧巢归燕拂高檐,见梧桐叶坠”,以“归燕拂檐”“梧桐坠叶”之动态,进一步渲染秋意,归燕、坠叶,一禽一木,皆为秋景注脚,在动静相宜中,传递出时光流转、自然变迁的况味,为下片宴乐场景做铺垫。下片“嘉宴凌晨启。金鸭飘香细”,转入宴乐,“凌晨启”显宴集之早,“金鸭飘香”绘香炉袅袅、香气幽微之景,营造出雅致的宴饮氛围。“凤竹鸾丝,清歌妙舞,尽呈游艺”,“凤竹鸾丝”代指丝竹乐声,“清歌妙舞”写宴中歌舞,“尽呈游艺”展现宴乐的丰富与欢快,从听觉、视觉等维度,渲染出宾主尽欢的热闹场景,尽显语言的典雅与表现力。“愿百千遐寿此神仙,有年年岁岁”,末句直抒胸臆,将对长寿安康、岁月恒长的殷切期盼托出,“神仙”喻宴中之人,“年年岁岁”寄望时光驻留,借宴乐情境,传递出对美好愿景的祈愿,使情感在热闹中升华,收束全篇。
下一篇:宋·晏殊《安昌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