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ǎi
sāng
·
·
hóng
yīng
shù
chūn
lái
zǎo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1
hóng
yīng
shù
chūn
lái
zǎo
zhàn
fāng
shí
yǒu
xīn
jiǔ
pān
tiáo
jiàng
ruí
duān
kuáng
fēng
àn
luò
fán
zhī
dié
yuàn
yīng
bēi
mǎn
yǎn
chūn
chóu
shuō
xiàng
shuí

译文

一树红花早早迎来了春天,独自占据着这芬芳的时节。我心中早有期盼。端着酒杯握住花枝,珍惜这绛红色的花朵。没来由的一夜狂风暴雨,让繁花暗暗从枝头飘落。蝴蝶哀怨,黄莺悲啼。满眼的春日愁绪,该向谁诉说呢。

逐句剖析

"红英一树春来早":一树红花早早迎来了春天,

# 红英:红花。

"独占芳时":独自占据着这芬芳的时节。

"我有心期":我心中早有期盼。

# 心期:心愿。

"把酒攀条惜绛蕤":端着酒杯握住花枝,珍惜这绛红色的花朵。

# 绛蕤:绛红色的花。,攀条:攀引枝条。

"无端一夜狂风雨":没来由的一夜狂风暴雨,

"暗落繁枝":让繁花暗暗从枝头飘落。

"蝶怨莺悲":蝴蝶哀怨,黄莺悲啼。

"满眼春愁说向谁":满眼的春日愁绪,该向谁诉说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采桑子·红英一树春来早》是北宋词人晏殊创作的词作,收录于《珠玉词》。此词上阕描绘早春红英绽放的胜景,通过“把酒攀条惜绛蕤”的动作描写流露词人对春光的珍视;下阕转写“无端一夜狂风雨”后繁花凋零的景象,以“蝶怨莺悲”的拟人手法强化春愁,收束于“满眼春愁说向谁”的怅惘独白。全词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前后景象的对比,展现了惜春感怀的情绪,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惜春词。描绘了早春红英绽放与风雨后繁花凋零的景象,营造了浓浓的春愁氛围,表达了词人对春光的珍视以及对春逝的怅惘与惜春感怀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通过春光明媚与风雨摧花的意象对比,上阕“红英一树春来早”“独占芳时”勾勒出早春花开、繁花满枝的美好景致,下阕“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描绘出风雨后花朵凋零的衰败景象,凸显出词人对春光逝去的惋惜,展现惜春感怀的主题。拟人:“蝶怨莺悲”两句将蝴蝶和黄莺赋予人的情感,它们的“怨”与“悲”实则是词人内心情绪的外化,强化了因花凋零而产生的春愁意绪。

3. 分段赏析

上阕“红英一树春来早”一句是对早春景象的勾勒。“红英”点明了花的色彩,“一树”展现出繁花满枝的景象,“春来早”则点出时节,寥寥数字便描绘出早春花开的美好景致。“独占芳时”一句进一步强调这树红花在早春的独特地位。“独占”二字突出了其在此时节的盛放与夺目,仿佛整个美好的春光都被这树红花所占据。“我有心期”一句转向词人的情感流露。“心期”二字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这美好春光的期待与向往,将内心对春光的珍视之情悄然道出。“把酒攀条惜绛蕤”两句是对词人动作的描写。“把酒”“攀条”展现出词人亲近春光、与花相融的姿态,“惜绛蕤”则直接点出其对这红色花朵的珍惜之情,将珍视春光之意表达出来。下阕“无端一夜狂风雨”一句描写了突发的变故。“无端”二字透露出词人对这场风雨的意外与无奈,“狂风雨”则形象地写出了风雨的猛烈,为下文花的凋零做了铺垫。“暗落繁枝”一句描绘了风雨后的景象。“暗落”写出了花朵在风雨中悄然凋零的状态,“繁枝”与上阕的繁花形成对比,凸显出景象的衰败。“蝶怨莺悲”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蝴蝶和黄莺赋予人的情感,它们的“怨”与“悲”实则是词人内心情绪的外化,强化了因花凋零而产生的春愁意绪。“满眼春愁说向谁”一句是词人的怅惘独白。“满眼春愁”直接点出了词人此刻被春愁笼罩的状态,“说向谁”则以反问的形式,将那份无人诉说的孤寂与怅惘推向极致,收束全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殊《木兰花·帘旌浪卷金泥凤》

下一篇:宋·晏殊《燕归梁·金鸭香炉起瑞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