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初开种稻包":在吉祥的日子里,刚开始打开用来播种的稻种包,
# 种稻包:农家用来储存稻种的稻草包。
"南山雷动雨连宵":南山那边雷声轰鸣,大雨接连下了一整夜。
"今年不欠秧田水":今年秧田里面不缺少水,
"新涨看看拍小桥":新涨起来的河水渐渐快要拍打到小桥了。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写作手法
白描: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农事场景,如“吉日初开种稻包”直接点明播种仪式,"新涨看看拍小桥”用白描笔触描绘春水涨势,不事雕琢而意境自现。动静结合:通过“雷动雨连宵”的动态描写与“拍小桥”的静态画面形成对比,既展现春雨的磅礴气势,又凸显雨后田园的静谧,增强画面层次感。借景抒情:借“雷动雨连宵”的自然现象,暗喻天时对农事的助力,将农人对风调雨顺的期盼融入春雨图景中,景中含情。托物言志:以“种稻包"“秧田水”等农事意象为载体,既实写农耕生活,又暗含对自然规律与生产关系的哲思,体现宋诗”理趣”特质。
2. 分段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一)》首联“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以白描手法勾勒农事场景:“吉日”点明农耕仪式的庄重感,“种稻包”呼应播种主题,“雷动雨连宵”既实写春雨骤降的动态,又暗含对天时相助的欣喜;颔联“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通过“不欠”直抒农人对雨水充足的满足,“新涨拍桥”以动态画面收束全篇,既展现春水渐涨的田园景象,又隐喻农事顺遂的深层喜悦。全诗通过“吉日”“雷雨”“水足”“涨潮”的时空推进,将农耕仪式与自然节律有机融合,在平易语言中蕴含对农事规律的深刻观察,体现了范成大田园诗“以景写情、以事见理”的典型特征。
上一篇: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下一篇:宋·范成大《雪霁独登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