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雪挑来踏地菘":拨开积雪挑出踏地菘,
# 菘:俗称白菜。
"味如蜜藕更肥醲":味道就像蜜藕,甚至更加肥美醇厚。
"朱门肉食无风味":富贵人家常吃的肉食,(和踏地菘相比)没有独特风味,
"只作寻常菜把供":他们只把踏地菘当作普通的菜把。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写作手法
对比:“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将朱门富户对踏地菘的态度(只当作寻常菜蔬,未领略其独特风味)与诗人对踏地菘的赞美(味如蜜藕更肥醲)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踏地菘的独特价值,以及富贵人家与乡村百姓对食物认知的差异,讽刺朱门富户不懂得欣赏真正的美味,深化对乡村质朴生活的赞美之情。烘托:“味如蜜藕更肥醲”,用蜜藕的美味来烘托踏地菘的味道更佳,通过类比,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踏地菘的肥美醇厚,突出对踏地菘的喜爱与赞美。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描绘出乡村冬日,人们在雪中劳作,挑出踏地菘的场景,展现乡村田园生活的质朴与真实。同时,通过与蜜藕作比,赞美踏地菘的美味,引发读者对这种乡村蔬菜的好奇与向往,为后文的对比做铺垫。后两句:“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将视角转向朱门富户,指出他们虽有丰富的肉食,却不懂得欣赏踏地菘的独特风味,仅仅把它当作普通的菜把。通过这种对比,一方面突出乡村食物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讽刺了富贵人家的饮食偏见,使诗歌主题得到升华,强化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朱门生活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