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kǒu
wàng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1
gāng
shì
duàn
jiāng
liú
mǎng
xiāng
tōng
xiǎo
guān
chā
yūn
lún
zhōng
tuì
zhuó
làng
wǎng
yáng
lán
fēng
huàng
huǎng
yín
jiè
yíng
yíng
shuǐ
jīng
gōng
zhuó
wàng
huāng
liè
xiù
宿
luó
xīn
xiōng
fān
kěn
zhù
sāo
shǒu
cāng
yān
cóng

译文

庐山的山冈走势到这里中断,江水浩渺广阔,相互连通。大孤山就像一顶小小的帽子,高高地插入那幽深广阔的江水之中。我想要摆脱浑浊的浪涛,前去驾驭那掀起波澜的狂风。水面明亮耀眼,仿佛是银色的世界,水中朦胧缥缈,如同水晶砌成的宫殿。我在江边洗脚,眺望四面八方极远的地方,天上的群星仿佛罗列在我的心胸之中。过往的客船怎肯停留,我在苍茫的烟霭之中搔着头发,满心怅惘。

逐句剖析

"庐阜冈势断":庐山的山冈走势到这里中断,

"江流漭相通":江水浩渺广阔,相互连通。

"大孤如小冠":大孤山就像一顶小小的帽子,

"插入奫沦中":高高地插入那幽深广阔的江水之中。

"我欲蜕浊浪":我想要摆脱浑浊的浪涛,

"往驭扬澜风":前去驾驭那掀起波澜的狂风。

"晃晃银色界":水面明亮耀眼,仿佛是银色的世界,

"滢滢水晶宫":水中朦胧缥缈,如同水晶砌成的宫殿。

"濯足望八荒":我在江边洗脚,眺望四面八方极远的地方,

"列宿罗心胸":天上的群星仿佛罗列在我的心胸之中。

"客帆讵肯驻":过往的客船怎肯停留,

"搔首苍烟丛":我在苍茫的烟霭之中搔着头发,满心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湖口望大孤》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写的五言古诗,以江西鄱阳湖口为背景,描绘了庐山支脉与长江水系在此处交汇形成的广阔景象。虽然其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诗中“庐阜冈势断,江流漭相通”等句,清晰展现了山势中断、江河奔涌贯通的画面,点明了大孤山与浩瀚湖水相连接的地形。全诗运用诸如“大孤如小冠”等比喻,形成具体而生动的山水意象。诗句“晃晃银色界”和“滢滢水晶宫”则借助光影的描绘,共同营造出一个明朗清澈的水天意境。诗中“蜕浊浪”、“扬澜风”等意象的组合,反映出诗人面对自然壮阔时所表现出的开阔、洒脱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诗人以“大孤如小冠”的比喻构建山水意象,将大孤山比作小小的帽子,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大孤山的形态,使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大孤山的独特风貌,让山水景象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画面。意象组合:诗中“晃晃银色界”“滢滢水晶宫”通过光影相关的意象组合,描绘出水面在光影下如银色世界、似水晶宫殿般的景象,塑造出澄明洁净的境界;“蜕浊浪”“扬澜风”则将浊浪、风等意象组合,既展现了江浪的动态与风的气势,又相互映衬,点明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豁达超然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庐阜冈势断,江流漭相通”两句是描写湖口周边的远景。“断”字写出庐阜山脉延伸至湖口处戛然而止的态势,给人以山脉走势中断的直观感受;“漭相通”则描绘出江水在此浩渺无际、相互连通的壮阔景象。两者一写山的静态中断,一写水的动态相连,形成鲜明对比,勾勒出湖口一带山水交汇的开阔背景。“大孤如小冠,插入奫沦中”两句是描写大孤山的形态。诗人以“小冠”为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大孤山孤峰独秀、顶部圆润的样子,使山的形态具体可感;“插入”二字极具力量感,将大孤山挺立水中的姿态刻画得十分鲜明,而“奫沦”一词描绘出江水幽深广阔之态,衬托出大孤山在水中的挺拔之势,凸显其独立于江中的奇景。“我欲蜕浊浪,往驭扬澜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之景。“蜕浊浪”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浊浪束缚、超脱尘世之感,“驭扬澜风”则展现出驾驭江浪狂风的豪情壮志。这两句由景入情,将诗人面对壮阔山水时的激昂情绪与超脱向往融入其中,使诗歌从对景物的客观描写转向主观情感的抒发。“晃晃银色界,滢滢水晶宫”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奇幻之景。“晃晃”描绘出水面波光粼粼、明亮耀眼如银色世界的景象,“滢滢”则写出水中宫殿似的朦胧缥缈之感。这两句以浪漫的想象,构建出一个晶莹剔透、奇幻美妙的水中世界,既呼应了前文对江水的描写,又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充满了瑰丽的色彩。“濯足望八荒,列宿罗心胸”两句是描写诗人远眺的感受。“濯足”展现出诗人亲近江水的姿态,暗含对自然的向往;“望八荒”写出视野的开阔,仿佛能看到四面八方极远之地;“列宿罗心胸”则将星空罗列于心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内心受到的震撼与心胸开阔之感,凸显出自然景观对人的精神触动。“客帆讵肯驻,搔首苍烟丛”两句是描写眼前实景与诗人情态。“讵肯驻”以反问的语气,写出客船不肯停留、匆匆而过的情景,暗示了行旅的奔波与时光的流逝;“搔首”这一动作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此时的怅惘之情,而“苍烟丛”则以苍茫的烟霭为背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舍,使诗歌在写景之余,更添一层羁旅的愁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题锦亭》

下一篇:宋·范成大《次韵徐提举游石湖三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