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暖冲寒不用媒":樱桃花不畏余寒、主动迎春,无需媒介便率先绽放,
"匀朱匀粉最先来":它像涂抹胭脂一样,匀匀地涂抹上朱红和白粉,成为最先到来的报春使者。
"玉梅一见怜痴小":玉梅见到这可爱娇小的樱桃花,心生怜爱,
"教向傍边自在开":主动教导它在旁边自在地盛开。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诗歌聚焦春季盛开的樱桃花,通过描写其冲破寒气、艳丽绽放,展现了樱桃花早开、可爱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樱桃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并将玉梅与樱桃花形成对照,既暗含时序更迭自然规律的表达,又暗含对人际关系的哲学思考。
2. 写作手法
拟人:“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赋予玉梅拟人化特征,“怜”和“教”这两个极具人类情感与动作的词汇,把梅花塑造成富有同情心和关爱的长者形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梅花与樱桃花之间的互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画面感。
3. 分段赏析
首句“借暖冲寒不用媒”,开篇点明樱桃花生长的环境与特性。“借暖”二字,表明樱桃花并非依靠自身强大的力量抵御严寒,而是巧妙借助外界的温暖,这里的“暖”或许是春日的暖阳,或许是气候的回暖,诗人用词含蓄,给读者留下遐想空间。“冲寒”则凸显出环境的恶劣,寒意为樱桃花的绽放设置了重重阻碍,然而它却毅然“冲”破,展现出一种无畏艰难的勇气。“不用媒”更是将樱桃花拟人化,仿佛它是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女子,无需媒人牵线搭桥,便主动迎接春天,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樱桃花敢于突破常规、勇敢绽放的赞赏。次句“匀朱匀粉最先来”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樱桃花的形象。“匀朱匀粉”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樱桃花的花瓣比作精心涂抹胭脂水粉的美人面庞,生动地展现出樱桃花色泽鲜艳、姿态娇美的特点。一个“匀”字,强调了其妆容的精致,体现出樱桃花对自身美丽的用心经营。“最先来”则突出了樱桃花开放时间之早,在百花尚未苏醒之时,它便率先绽放,抢得春之先机,这份积极进取的精神跃然纸上,同时也暗示了樱桃花的与众不同,在诗人眼中,它是春天的使者,带着蓬勃生机而来。三句“玉梅一见怜痴小”,此句引入了玉梅这一意象,与樱桃花形成鲜明对比。玉梅,在传统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坚韧,它开花较早,历经霜雪而傲然挺立。当玉梅看到樱桃花时,“怜”字奠定了情感基调,它怜惜樱桃花的“痴小”。“痴”字可以理解为樱桃花在恶劣环境下贸然开放,看似有些傻气、不知深浅;“小”则既指樱桃花花朵娇小,也暗示其力量弱小,在大自然的严酷考验面前显得稚嫩。玉梅对樱桃花的怜爱,既展现出玉梅的善良与宽厚,也从侧面衬托出樱桃花的娇弱与天真。末句“教向傍边自在开”,紧承上句玉梅的“怜”。玉梅凭借自身丰富的与霜雪抗争的经验,深知自然环境的险恶,于是它教导樱桃花,让其在自己身旁自在开放。“教”字赋予玉梅以长者的姿态,尽显关怀之意;“傍边”点明了樱桃花所处的相对安全的位置,有了玉梅这一强者的庇护,樱桃花能够更加自由自在地绽放。这两句诗不仅刻画出玉梅与樱桃花之间微妙的关系,更传达出一种对弱小者的保护与扶持,展现出一种温暖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