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雨初干团扇风":屋檐上的雨水刚刚干涸,微风轻拂,如同团扇扇出的风,
"夕阳芳树绿葱葱":夕阳的余晖洒在芬芳的树上,树木显得郁郁葱葱。
"蕉心榴萼俱无赖":那芭蕉的花心和石榴的花萼啊,都这般调皮,
"要与春衫相并红":非要与春日里的衣衫相比,看谁更鲜艳夺目。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檐雨初乾”“团扇风”“夕阳芳树”等景象,营造出一种闲适、静谧的氛围,借这些景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悠闲之情,展现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留意与欣赏。拟人:“蕉心榴萼俱无赖,要与春衫相并红”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芭蕉的花心和石榴的花萼赋予了人的情态,说它们“无赖”,好像是故意要与春衫比红,使原本静止的景物变得富有情趣和生命力,增添了诗歌的活泼之感。动静结合:“檐雨初乾团扇风”中的风是动态描写,“夕阳芳树绿葱葱”中的树是静态描写,动静相衬,使诗歌既有动态的灵动,又有静态的安稳,描绘出一幅富有生机且和谐的画面。
2. 分段赏析
该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雨后初晴的画面。“檐雨初乾”表明刚刚下过雨,屋檐上的雨水才刚刚干涸,点出天气变化。“团扇风”则通过触觉感受微风,“夕阳芳树绿葱葱”描绘出夕阳映照下,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夕阳”点明时间是傍晚,此时柔和的光线洒在繁茂的树上,更凸显出树木的葱茏与生机。营造出宁静又不乏生气的氛围。为后文对蕉心榴萼的描写做铺垫,后两句诗人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蕉心和榴萼以人的顽皮性格,使其形象鲜活生动。,说它们“无赖”,仿佛是故意要与春衫比红。蕉心和榴萼本是自然景物,但在诗人笔下,有了主动比试的“心思”,生动展现出它们鲜艳的色泽。强化了色彩的明艳度,突出了景物的特点。使诗歌的意境从宁静的自然景色转向活泼有趣的场景,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进一步表达出诗人对生活中这些美好而富有意趣事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