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jīn
líng
xíng
què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1
shèng
dài
guī
kuà
liù
cháo
xíng
gōng
tái
diàn
殿
jīn
áo
sān
shān
luò
qīng
luán
jìn
shuāng
què
qīng
fēng
fèng
gāo
shí
dūn
jiāng
fán
wáng
lín
yǒng
zhèn
shén
gāo
tài
píng
yòng
qiān
xún
suǒ
jìng
tīng
西
chéng
tāo

译文

当今圣代的规模超越了以往的六朝,金陵的行宫台殿气势磅礴,压过了金鳌。在落日的映照下,三山仿佛与青鸾相近,双阙在清风中,紫凤高高地飞翔在上。石虎蹲踞在江边,仿佛盘绕着王气,玉麟从大地涌出,镇守着这神圣的土地。在太平盛世的时候不需要用千寻的锁来防护,静静地聆听着西城传来的夜晚的涛声。

逐句剖析

"圣代规模跨六朝":当今圣代的规模超越了以往的六朝,

"行宫台殿压金鳌":金陵的行宫台殿气势磅礴,压过了金鳌。

"三山落日青鸾近":在落日的映照下,三山仿佛与青鸾相近,

"双阙清风紫凤高":双阙在清风中,紫凤高高地飞翔在上。

"石虎蹲江蹯王气":石虎蹲踞在江边,仿佛盘绕着王气,

"玉麟涌地镇神皋":玉麟从大地涌出,镇守着这神圣的土地。

"太平不用千寻锁":在太平盛世的时候不需要用千寻的锁来防护,

"静听西城打夜涛":静静地聆听着西城传来的夜晚的涛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金陵行阙》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七言律诗。首联以“圣代规模跨六朝”总括金陵皇宫的宏伟,颔联、颈联通过“青鸾”“紫凤”“石虎”“玉麟”等神话意象,渲染皇家气象与王朝气运,尾联以“静听夜涛”收束,将盛赞转为历史长河的悠远回响。全诗对仗工整,用典精巧,在绮丽辞藻中隐含对兴衰更替的感怀,体现了范成大咏史诗中雕琢与哲思并重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偶:“三山落日青鸾近,双阙清风紫凤高”“石虎蹲江蟠王气,玉麟涌地镇神皋”等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三山”对“双阙”,“落日”对“清风”,“青鸾近”对“紫凤高”等,词性相对,结构整齐。使诗歌在形式上富有美感,增强了节奏感,同时更生动地描绘出金陵行阙周边的壮丽景观和神秘氛围,突出了行宫的宏伟与神圣。景物描写:整首诗多处运用景物描写,如“三山落日青鸾近,双阙清风紫凤高”描绘了三山、落日、双阙、清风等景物,“石虎蹲江蟠王气,玉麟涌地镇神皋”刻画了石虎、江、玉麟、大地等景象。通过这些景物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金陵行阙的雄伟壮观和周围环境的肃穆庄严,营造出一种宏大而神秘的氛围。

2. 分段赏析

《望金陵行阙》首联点明当今圣代的规模超越了以往的六朝,金陵的行宫台殿气势非凡,连金鳌也难以相比。“跨六朝”突出了圣代的宏伟,“压金鳌”则形象地写出了行宫台殿的雄伟壮观,为全诗奠定了豪迈的基调。颔联描绘了一幅优美而神秘的画面,在落日的余晖中,三山仿佛与青鸾相近,双阙在清风的吹拂下,紫凤高高在上。“青鸾”“紫凤”增添了神秘色彩,此联从视觉和氛围上进一步渲染了金陵行阙的不凡。颈联用“石虎蹲江”和“玉麟涌地”来形容金陵的王气和地脉之灵。“石虎”“玉麟”的形象给人以威严之感,“蟠王气”“镇神皋”强调了金陵作为重要之地的神圣和威严,暗示其在历史和现实中的重要地位。尾联在前面描写了金陵行阙的壮丽之后,笔锋一转,表达了在太平盛世的背景下,无需用重重锁具来防护,只需静静地聆听西城夜晚的涛声。“太平”点明了时代背景,“静听”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太平的欣慰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草虫扇》

下一篇:宋·范成大《题黄州临皋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