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漓江游":仙人在漓江遨游,
"剪水冯夷宫":在冯夷的水府中剪裁出水花。
"宾友来邹枚":宾客友人如邹阳、枚乘般才华出众,
"寒辔摇冬珑":寒冬里骑马出行,缰绳晃动发出冬珑的声响。
"起望天南陲":起身眺望南方边陲,
"玉沙满长风":长风卷着洁白如沙的雪花漫天飞舞。
"越人来省识":越地之人前来观赏这奇景,
"把酒酹层空":举起酒杯洒向高空以表敬意。
"从来峤南北":向来人们都说五岭南北,
"人谓将无同":风光景物大不相同。
"那知梁园霰":谁知北方梁园的雪霰,
"飞入瑞露中":竟飘落到南方这祥瑞露华之地。
"幕府有清士":幕府中有清正雅士,
"寻僧上西峰":寻访僧人一同登上西峰。
"六花信娟巧":雪花确实娟秀精巧,
"未及五字工":却不及友人的五言诗工整精妙。
"我亦涤冰砚":我也洗净结冰的砚台,
"课虚贵新功":研习文辞贵在追求新的功力。
"莫嗤两臞儒":莫要嘲笑我们两个清瘦书生,
"毫端尚清丰":笔下文字仍有清逸丰美的气韵。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分段赏析
“仙人漓江游,剪水冯夷宫”两句以浪漫奇幻的想象起笔。诗人想象仙人在漓江遨游,于冯夷的宫殿中剪裁出水花,将雪花的飘落想象成仙人的杰作,赋予雪景以神话色彩,为全诗营造出瑰丽奇妙的氛围,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构思。“宾友来邹枚,寒辔摇冬珑”此句写宾友相聚。诗人以“邹枚”代指才华出众的宾客友人,将友人比作西汉时期的邹阳、枚乘,点明来者皆为雅士。“寒辔摇冬珑”描绘出在寒冷冬日,众人骑马出行,马缰绳晃动发出清脆声响的画面,既点明出行的方式和季节,又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清冷氛围。“起望天南陲,玉沙满长风”写众人举目远眺。“天南陲”点明观雪的地理位置,众人眺望南方边陲之地,只见“玉沙满长风”,即洁白如雪粒般的雪花在长风中漫天飞舞,“玉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花的洁白晶莹,“满长风”则凸显出风雪之大、雪势之盛,展现出一幅雄浑壮阔的雪景图。“越人来省识,把酒酹层空”写当地人和众人的行为。“越人来省识”说明当地之人前来一同观赏这难得的雪景,“把酒酹层空”描绘众人举起酒杯,洒向天空,以酒祭天的场景,既表现出人们对雪景的惊叹与喜悦之情,也暗含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从来峤南北,人谓将无同”此句是议论性语句。诗人指出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岭南岭北的气候、景致等有所不同,为后文对雪景差异的进一步阐述做铺垫,在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那知梁园霰,飞入瑞露中”进一步写雪景的奇妙。“梁园霰”化用典故,代指大雪,诗人没想到本应出现在北方梁园的大雪,竟飘落到南方这充满祥瑞之气的地方,通过南北雪景的意外交融,突出此次雪景的奇特罕见,也暗含诗人对自然奇妙造化的惊叹。“幕府有清士,寻僧上西峰”点明观雪的具体人物和行动。诗人说幕府中有清正高雅之士,他们相约僧人一同登上西峰赏雪,“清士”“僧”两类人物的出现,增添了赏雪活动的文雅气息,也暗示此次观雪是一场充满雅趣的文人活动。“六花信娟巧,未及五字工”运用对比手法。“六花”指代雪花,诗人认为雪花虽然姿态娟秀精巧,但却比不上友人所作的五言诗句精妙,既赞美了雪花的美丽,又高度赞扬了友人的诗歌才华,突出文学创作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我亦涤冰砚,课虚贵新功”写诗人自己的行为和追求。诗人表示自己也要洗净冰冷的砚台,进行文学创作,“课虚”意为研习探讨,诗人认为在创作中应追求新的成就和突破,展现出诗人积极创作、追求进步的态度和文人的创作热情。“莫嗤两臞儒,毫端尚清丰”是诗人的自我调侃与自信表达。“两臞儒”指诗人自己和友人这样清瘦的读书人,诗人让他人不要嘲笑他们身形消瘦,因为他们笔下的文字丰富而富有韵味,展现出诗人对自身和友人文学才华的自信,也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幽默诙谐的色彩。
上一篇:宋·范成大《甘雨应祈》
下一篇:宋·范成大《重九独坐玉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