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
jǐng
lóu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1
zuǒ
jiǔ
dǐng
yún
yòu
sòng
é
yuè
cán
shān
shèng
shuǐ
zhī
shù
dāng
lóu
gōng
shèng
jué
zhuó
jǐn
yáo
xiāng
tōng
zhǐ
huī
lái
cháo
zōng
chuān
líng
mìng
dōng
shùn
liú
duǎn
péng
shī
jié
cán
fēng
lài
yǒu
dān
qīng
chuán
xiǎo
réng
tiān
shī
lán
kàn
lìng
shān
chuān
xiāng
yìng
lóng
wān
guī
rào
yóu
dòng
yún
lián
yāo
rén
liú
ruò
wèi
huàn
wēng
zuò
西
nán
lóu

译文

左侧披着九顶山的云雾,右侧送来峨眉山的明月。无数的山水景致难以计数,一样样在楼前呈现最美的姿态。清澈如玻璃、像濯洗过的锦缎般的江水远远相连,仿佛指挥着大渡河前来归向这里。江河的神灵仿佛都受命各自向东流去,我也想顺着水流呼唤小船前行。没有杰出的诗句来匹配眼前景物,心中惭愧,幸好有画作能用小幅笔墨留存这美景。再添上诗人靠着栏杆观赏的画面,让人与景和山川相互映衬焕发光彩。弯曲如龙的归途绕着乌尤山,栋梁上的云雾、帘外的细雨仿佛邀请人留下。要是能把涪翁黄庭坚唤醒来,请他题写为“西南第一楼”。

逐句剖析

"左披九顶云":左侧披着九顶山的云雾,

"右送大峨月":右侧送来峨眉山的明月。

"残山剩水不知数":无数的山水景致难以计数,

"一一当楼供胜绝":一样样在楼前呈现最美的姿态。

"玻璃濯锦遥相通":清澈如玻璃、像濯洗过的锦缎般的江水远远相连,

"指麾大渡来朝宗":仿佛指挥着大渡河前来归向这里。

"川灵胥命各东去":江河的神灵仿佛都受命各自向东流去,

"我亦顺流呼短篷":我也想顺着水流呼唤小船前行。

"诗无杰语惭风物":没有杰出的诗句来匹配眼前景物,心中惭愧,

"赖有丹青传小笔":幸好有画作能用小幅笔墨留存这美景。

"仍添诗客倚阑看":再添上诗人靠着栏杆观赏的画面,

"令与山川相映发":让人与景和山川相互映衬焕发光彩。

"龙弯归路绕乌尤":弯曲如龙的归途绕着乌尤山,

"栋云帘雨邀人留":栋梁上的云雾、帘外的细雨仿佛邀请人留下。

"若为唤得涪翁起":要是能把涪翁黄庭坚唤醒来,

"题作西南第一楼":请他题写为“西南第一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万景楼》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川任职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诗。全诗以嘉州万景楼为观景中心,通过“左披九顶云,右送大峨月”等工整对仗的句式,描绘了凌云山与峨眉山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诗中“玻瓈濯锦遥相通”一句巧妙运用比喻,将三江汇流比作琉璃锦缎般绚丽。最后一句“若为唤得涪翁起”借黄庭坚典故,既表达对前贤的追慕,又暗含对眼前景致的自信。作为南宋地理文献的重要采录对象,此诗以平实语言展现巴蜀山水特色,成为研究宋代地域文化的重要文本。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范成大于淳熙元年(1174年)任四川制置使期间登临嘉州高丘上的万景楼。该楼原为北宋太守吕由诚所建,位于史氏安乐园遗址,占据俯瞰三江、远眺峨眉的绝佳位置。时人郭益采纳范成大建议,正式题写“西南第一楼”匾额。诗人登楼远眺时,正值秋高气爽时节,眼前景象激发其创作灵感,遂成此篇山水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诗,也是一首山水诗,介绍了诗人登万景楼所见之景,描绘了九顶山的云、峨眉山的月、三江及众多山水的壮阔景象,体现了万景楼观景的绝佳优势,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及对景观品位的自信。

2. 写作手法

对比:“九顶云与大峨月”,远近山水的描写形成对比,突出了万景楼所见景观的层次丰富与壮阔,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胜绝”之处。

3. 分段赏析

“左披九顶云,右送大峨月”:此句以简练的语言写出楼两侧的景观。“左披”“右送”赋予观景动作动态感,九顶山的云雾仿佛披在左侧,峨眉山的明月似从右侧送来,一左一右,一云一月,勾勒出开阔的视野,开篇便显万景楼观景的独特优势。“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残山剩水”并非贬义,指众多未被详述的山水,“不知数”写出数量之多,“一一当楼供胜绝”则说这些山水都在楼前呈现最美的姿态,既表现了景观的丰富,也暗示了万景楼是观赏这些美景的绝佳位置,字里行间满是赞叹。“玻瓈濯锦遥相通,指麾大渡来朝宗”:“玻瓈”“濯锦”可能指清澈的江水,写出江水相连的景象;“指麾大渡来朝宗”以拟人手法写大渡河仿佛受指挥般奔向这里(“朝宗”有归向之意),既展现了水系的壮阔,也暗含诗人观景时的豪迈之感。“川灵胥命各东去,我亦顺流呼短篷”:“川灵胥命”赋予江河神灵般的意志,说它们都奉命向东流淌;诗人则想乘小船顺流而下,由景及人,将山水的动态与自身的向往结合,让观景的情感更显真切。“诗无杰语惭风物,赖有丹青传小笔”:诗人自谦没有杰出的诗句能匹配眼前风物,只能靠画作留存美景,表面是自谦,实则反衬出景色之美难以用文字尽述,暗含对景物的高度认可。“仍添诗客倚栏看,令与山川相映发”:设想诗客倚栏观景的画面,人与山川相互映衬,让山川之美因有人的欣赏更显生动,也体现出万景楼不仅是观景地,更是文人雅士聚集之所。“龙弯归路绕乌尤,栋云帘雨邀人留”:写归途绕着乌尤山,楼的栋梁萦绕云雾、帘外飘着细雨,仿佛在挽留游人,以景物的“邀留”写出诗人对这里的留恋,让离别的不舍之情借景流露。“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结尾点出希望唤来黄庭坚为楼题“西南第一楼”,既表达对前贤的追慕,也以“第一楼”的定位,自信地彰显万景楼的景观价值,收束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程助教远饯求诗》

下一篇:宋·范成大《蛇倒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