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熏蒸四大愁":三伏天暑气熏蒸让人充满深深的愁绪,
"暑中方信此生浮":在这暑热中才相信人生如浮游般飘忽。
"岁华过半休惆怅":一年时光过了一半不要惆怅,
"且对西风贺立秋":暂且对着西风庆贺立秋的到来。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写作手法
欲扬先抑:诗的前两句“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采用了“抑”的手法。“三伏熏蒸”生动地刻画了三伏天如蒸笼般闷热的环境,“四大愁”直白地抒发了诗人被暑气折磨而生的深深愁绪,“此生浮”更深化了在这酷热中对人生无常、如浮游般飘忽的感慨,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彼时的烦闷与无奈。而后两句“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则是“扬”。诗人在前文营造的愁苦氛围下,笔锋一转,劝诫自己不要因时光过半而惆怅,要对着立秋的西风庆贺,展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前后情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面对季节更替和时光流逝时的豁达,强化了诗歌积极面对生活的主题。直抒胸臆:“三伏熏蒸四大愁”中的“愁”字和“岁华过半休惆怅”中的“休惆怅”,都是直抒胸臆的体现。“愁”字直接点明诗人在三伏酷热下的烦闷心情,让读者直观地体会到暑热给诗人带来的困扰。“休惆怅”则直接表明诗人的自我劝解,传达出其不愿被时光流逝的惆怅所束缚,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使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更具感染力和冲击力。借景抒情:“且对西风贺立秋”一句,诗人借“西风”这一立秋时节典型的景物,表达了对立秋到来的庆贺之情。西风在传统文化中常与秋天相关联,此处诗人面对西风,不仅仅是在描绘立秋的景象,更是借这一景象传达出自己从三伏愁苦中解脱出来的欣喜,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欣然接受,让情感在景物的烘托下更加深沉、细腻。
2. 分段赏析
《立秋二绝(其一)》短短四句,情感起伏,层次分明。前两句聚焦三伏暑气,“熏蒸”凸显酷热难耐,“四大愁”直言愁苦之深,“此生浮”借景抒情,流露对人生如浮游般飘忽的感慨,渲染出压抑氛围。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意识到岁华过半,以“休惆怅”自我宽慰,借“西风”“立秋”之景,传达豁达心境,从愁闷转为乐观,庆贺立秋带来新的希望与转变,展现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整首诗先抑后扬,借景与直抒胸臆结合,生动呈现诗人情感变化。
下一篇:宋·范成大《呼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