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ān
yuè
èr
běi
mén
shàng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1
xīn
jiē
shì
guò
míng
zōu
sháo
yào
jìng
mǎn
tóu
shí
zhū
lián
dōu
juǎn
shàng
shǎo
chéng
fēng
yáng
zhōu

译文

新修街道像擦洗过一般,出游的车骑往来不断,各种花木鲜艳夺目,贵人们争相插在自己的头上。十里热闹的地段,车上贵人纷纷拉起珠帘、观赏热闹场面,铺面打开,成都同扬州一样繁华美丽。

逐句剖析

"新街如拭过鸣驺":新修街道像擦洗过一般,出游的车骑往来不断,

# 鸣驺:达官贵人出游时的车骑。驺,古代掌马的官。也掌驾车。,拭:擦、揩之意。,新街:范成大任四川置制使时,成都新以石板铺路,清洁如洗。

"芍药酴醾竞满头":各种花木鲜艳夺目,贵人们争相插在自己的头上。

# 竞:争逐。,酴醾:花名,以色似酴醾酒,故名。,芍药:植物名,花大而美丽,名色繁复,供观赏,根入药。

"十里珠帘都卷上":十里热闹的地段,车上贵人纷纷拉起珠帘、观赏热闹场面,铺面打开,

# 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

"少城风物似扬州":成都同扬州一样繁华美丽。

# 扬州: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繁华无比。,风物:风光、景色。,少城:今成都市人民公园周围的一片城区为少城。诗人这里或以代成都,或特指少城一片景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三月二日北门马上》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七言绝句。任四川制置使时,他在成都写下此诗。诗的前三句以细腻笔触描绘出热闹街景,车马驶过整洁新街,人们头戴芍药与酴醾,十里珠帘尽卷,充满生机活力。末句由景生情,感慨成都的繁华可与扬州相媲美。该诗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先从细节处刻画街景,再整体展现成都风貌。语言清新明媚,过渡自然,虽短短四句,却包罗丰富内容,将宋代大都会成都的繁华之景生动呈现,别具风格,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当时的城市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三月二日北门马上》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淳熙三年(1176年)三月二日,当时范成大在成都任成都府路安抚制置使,他骑马出巡,在城北俯视成都景物时有感而发写下此诗。此前,范成大任职期间积极作为,推行诸多便民利民的举措,让成都的繁荣达到了空前的盛况。此次出巡途中,眼前的繁华景象触动了他,遂以诗歌记录下当时的所见所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城市风貌诗。描绘了诗人任四川制置使时,成都北门三月二日的街景,如整洁的新街、鸣叫的车马、满头的芍药和酴醾花,以及卷起的十里珠帘。通过这些热闹繁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成都这座宋代大都会繁华风貌的感慨,认为其繁华程度可与扬州媲美。

2. 写作手法

开门见山:首句“新街如拭过鸣驺”,开篇便直接展现出成都新修大街上热闹的街景,让读者迅速进入到诗中描绘的繁华场景。引用:诗中多处引用,如引用苏轼“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来展现酴醾花的特点;尾句由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演化而来,借此凸显宋代成都的繁华风貌,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表现力。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新街、车马、芍药、酴醾以及卷起珠帘观望的人群等景象,将自己置身繁华中的怡然自得之情融入其中,借这些景象抒发对成都繁华市况的赞美之情。虚实结合:“十里珠帘都卷上”中“十里”是虚写,突出人数之多,展现热闹场景;而眼前新修的大街、盛开的花朵、经过的车马等则是实写,虚实结合,全面细致地勾勒出成都的盛况。

3. 分段赏析

《三月二日北门马上》第一句“新街如拭过鸣驺”,运用白描手法,“如拭”生动展现新街的整洁干净,“鸣驺”描绘出贵族车骑经过的热闹场景,开门见山地勾勒出一幅繁华的街景画面,暗示诗人置身其中的怡然自得之情。第二句“芍药酴醾竞满头”,点明暮春时节,借景抒情。“竞”字用得精妙,赋予芍药和酴醾花以人的“竞争”姿态,生动展现它们在百花凋零时竞相开放的艳丽之姿。同时,引用苏轼诗句,增添文化韵味,以花的盛放衬托出城市的风采和热闹。第三句“十里珠帘都卷上”,运用夸张手法,“十里”虚指,极言人数众多,形象描绘出人们争相观望热闹场面的情景。化用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中的诗句,引发联想,进一步烘托出当时场景的繁华。第四句“少城风物似扬州”,卒章显志。“少城”点明地点,将成都与自古繁华的扬州作比,化用杜牧《赠别》的诗句,表达诗人对宋代大都会成都繁华风貌的赞美与感叹,也让读者对成都的繁华有更直观的感受。

4. 作品点评

范成大的《三月二日北门马上》是一首别具特色的七言绝句。此诗虽简短,却极具价值,以全面细致的笔触勾勒出宋代成都的繁华盛况。诗歌巧妙之处在于,虽未直接描写人,却通过对新街、车马、花卉、珠帘等景象的描绘,让读者处处能感受到人的活动与气息,达到了人在景中、景中有情的艺术效果。其语言清新明媚,虽内容丰富多样,涵盖街景、风俗等诸多方面,但过渡自然流畅,毫无堆砌之感。全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展现城市风貌,为研究宋代成都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生动的文学素材,是范成大作品中展现城市风情的佳作,在宋代写景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诗歌流畅明快地记录了成都的繁华景象和时人插花满头的习俗.令人忘却国家危急的大势。

现代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粟品孝《成都通史·卷四·五代(前后蜀)两宋时期》

# 范诗中成都人满头争插着“芍药酴醾”,显然又是在节日里“娱乐”,而“十里珠帘”的市面,透露出城市的繁华。

现代四川大学教授祝尚书《宋代巴蜀文学通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代门生作立春书门贴子诗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范成大《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