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双双入菜花":成双成对的蝴蝶飞入了菜花丛中,
"日长无客到田家":白昼变长,但是却没有客人到农家做客。
"鸡飞过篱犬吠窦":鸡从篱笆外飞过,小狗一直在洞中狂吠,
# 犬吠窦:狗在洞边叫。窦:孔;洞。
"知有行商来买茶":原来是有客商过来采买新茶。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五)》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描田园生活的诗。写开篇即绘蝴蝶翩跹之姿,它们轻盈地在金黄色的油菜花海中穿梭起舞;紧接着,笔触转向农家生活的宁静与闲适,勾勒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田园日常图景。随后,诗句中的画面骤然生动鲜活起来,引人入胜;直至末句,谜底揭晓——那鸡飞狗跳的热闹场景,原来是因有远道而来的行商,欲寻觅农家好茶。此诗凭借对田园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与描绘,巧妙地将宁静与生动融为一体,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既恬静又充满活力的田园风光画卷。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主要描绘了田园的静景。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是动景,但整体氛围却是宁静的,因为“日长无客到田家”,表现出一种长时间的静谧。“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则转为动景。鸡飞狗跳,犬吠声起,打破了之前的宁静,这是因为行商的到来引起的。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既有静谧之美,又有生动之感。以动衬静:诗中通过动景(鸡飞狗跳、犬吠)来衬托静景(田园的宁静)。行商的到来引起的鸡犬不宁,反而更加凸显了平时田园的宁静与和谐。细节描写:诗人善于捕捉田园生活中的细节,如蝴蝶飞舞、鸡犬的反应等,这些细节描写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抒发情感,但通过对田园景色的细腻描绘,情感已经蕴含其中。对比:诗中虽然没有直接的对比句,但可以通过前后两句的对比来感受。前两句的宁静与后两句的热闹形成对比,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行商到来所带来的变化。
3. 分段赏析
“蝴蝶双双入菜花”,此句开篇即勾勒出一幅晚春时节的田园美景,油菜花绚烂绽放,标志着季节已悄然步入晚春初夏的门槛。蝴蝶成对翩翩起舞,穿梭于金黄的油菜花海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紧接着,“日长无客到田家”一句,将笔触转向田家生活的宁静与孤寂。夏日渐长,白昼悠长,然而在这漫长的时光里,田家却鲜有访客,以“无客”二字巧妙烘托出田园生活的静谧与冷清。尽管诗句中未直接言及“静”,但那份宁静至极的意境已然跃然纸上。随后,“鸡飞过篱犬吠窦”一句,诗意陡然转折,引入动景。院子中的鸡突然振翅高飞,越过篱笆,狗也在窦洞中狂吠不止。这一连串的动静打破了农家的宁静,让人不禁心生好奇:究竟发生了何事?“知有行商来买茶”一句,适时解答了读者的疑惑。原来,是城中的商人远道而来,欲在村中采购茶叶。范成大巧妙地将传统的田园风光与商业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内容,更赋予了田园生活以新的活力。
4. 作品点评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五)》细腻勾勒了晚春季节乡村的宁静与安详,同时巧妙地将商人的身影融入田园风光之中,极大地拓宽了田园诗歌的表现领域。以其轻松自然的笔触和清新疏朗的风格,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田家那份静谧乃至孤寂生活的深深眷恋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