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ì
zhōu
dēng
suǒ
jiāng
tíng
shān
zhé
shí
dēng
tíng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1
shuǐ
kǒu
chéng
qiū
lǒng
píng
xīn
tíng
nǎi
yǒu
gēng
tiě
héng
guī
huáng
tài
ruò
fēi
chè
míng
qiū
zhǎng
shēng
dōng
lóu
suǒ
jiāng
liǎng
zhòng
dāng
dài
shī
míng
lái
dàn
zuì
chūn
jiǔ
xīng
qiáo
xiàng
sān
gēng

译文

水口的旧城已经变得平坦,只剩下一些土丘和垄埂,新的亭子旁竟有铁索横架。归来的船冲破水波像飞一样渡过,一场雨下到天明,秋天的江水上涨了。东楼锁住江水,有两代过客(诗人与黄庭坚),我们都用笔墨在当代的诗坛上留下了自己的声音。我来到这里只畅饮春碧酒,星桥含情脉脉地指向三更时分。

逐句剖析

"水口故城丘垄平":水口的旧城已经变得平坦,只剩下一些土丘和垄埂,

"新亭乃有緪铁横":新的亭子旁竟有铁索横架。

"归艎击汰若飞渡":归来的船冲破水波像飞一样渡过,

"一雨彻明秋涨生":一场雨下到天明,秋天的江水上涨了。

"东楼锁江两重客":东楼锁住江水,有两代过客(诗人与黄庭坚),

"笔墨当代俱诗鸣":我们都用笔墨在当代的诗坛上留下了自己的声音。

"我来但醉春碧酒":我来到这里只畅饮春碧酒,

"星桥脉脉向三更":星桥含情脉脉地指向三更时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七夕至叙州登锁江亭山谷谪居时屡登此亭有诗四篇敬用其韵》是南宋范成大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描绘了叙州锁江亭周边的景象,提及黄庭坚谪居时多次登此亭作诗之事,自己则效仿其韵创作。诗中既有对景物的刻画,也有对前人的追怀,语言自然,通过登亭所见所感,展现出特定情境下的心境,整体氛围蕴藉含蓄。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水口故城丘垄平”这句描绘了水口故城的景象,曾经的城池如今已是一片平坦的丘垄。“丘垄平”简洁地写出了故城的变迁,时光流逝使昔日的城池化为平地,给人一种沧桑之感,为下文描写新亭做了铺垫,引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新亭乃有縆铁横”此句写新建成的亭子旁有铁索横江。“乃有”一词略带意外之感,新亭与横铁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既写出了新亭的景象,也暗示了此处地势的险要,与上文故城的平寂形成对照,展现出此地的今昔变化。​“归艎击汰若飞渡”这句描写归来的船只冲破水波,快得像飞一样渡过江面。“击汰”生动地写出船行时划开水波的动态,“若飞渡”则用比喻的手法突出船速之快,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船只在水面疾驰的景象,展现出江面的繁忙与活力。​“一雨彻明秋涨生”此句写一场雨下了一整夜,到天明时秋天的江水上涨了。“彻明”点明雨下的时间之长,“秋涨生”则写出了雨后江水上涨的结果,既交代了时节是秋天,又描绘出雨后江水充盈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壮阔之感。​“东楼锁江两重客”这句写东楼锁住江水,楼中有两代过客(诗人自己与黄庭坚)。“两重客”点出诗人与黄庭坚先后登此亭,将两人联系起来,暗含对黄庭坚的追怀,赋予亭子历史的厚重感,营造出怀古的氛围。​“笔墨当代俱诗鸣”此句赞诗人与黄庭坚的笔墨在当代都以诗歌闻名。“俱诗鸣”肯定了两人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体现出诗人对黄庭坚的敬意,也间接表达了自己以诗会友、追慕前贤的情怀,让诗句充满文化气息。​“我来但醉春碧酒”这句写诗人来到这里只是畅饮春碧酒。“但醉”表现出诗人此时的闲适心境,在登高怀古之余,以饮酒抒怀,将追思与当下的闲情结合,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状态,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此刻的放松与惬意。​“星桥脉脉向三更”此句描绘了三更时分,星桥静静地指向夜空的景象。“脉脉”赋予星桥以人的情态,显得温柔而静谧,“向三更”点明时间已至深夜,呼应七夕的背景,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收束全诗,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范村午坐》

下一篇:宋·范成大《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