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tián
yuán
xīng
liù
shí
shǒu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1
lǎo
pén
chū
shú
máo
chái
xié
xiàng
tián
tóu
shè
lái
ǎo
xián
wèi
tíng
guān
jiǔ
gèng
duō
huī

译文

家中那口老陶盆里,新酿的杜茅柴酒刚刚熟好,将它携带到田头,用来祭祀土地神。巫婆您可不要嫌弃这酒的味道淡薄,那集市酒楼里官方售卖的酒,杂质更多、质量更差呢。

逐句剖析

"老盆初熟杜茅柴":家中那口老陶盆里,新酿的杜茅柴酒刚刚熟好,

"携向田头祭社来":将它携带到田头,用来祭祀土地神。

"巫媪莫嫌滋味薄":巫婆您可不要嫌弃这酒的味道淡薄,

"旗亭官酒更多灰":那集市酒楼里官方售卖的酒,杂质更多、质量更差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四)》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农民用自家新酿的杜茅柴酒,拿到田头去祭祀社神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祭社的民俗活动。用平实的语言描写乡村生活的日常场景和人物的对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雕琢,却能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真实和质朴。同时,通过对祭社这一传统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民俗文化和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富有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范成大晚年退居家乡石湖,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写下了《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这组诗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反映了江南农村一年四季的田园生活和农民的疾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诗人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如实地描绘了农民用家中老盆里新酿好的杜茅柴酒,带到田头祭社的场景,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却生动地展现出乡村祭社的民俗活动画面,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种质朴的乡村生活氛围。对比:“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家酿造的杜茅柴酒与旗亭的官酒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一方面表现出农民的质朴和对自家产品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官酒的粗劣,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中普通百姓生活的质朴与官方产品的不尽人意,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一种看法。

2. 分段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四)》诗中前两句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写出乡村传统的民俗活动,简洁地交代了酒的出处和状态,生动地描绘出乡村人家自酿美酒的质朴场景,体现了农家生活的自给自足,也为后文的祭社活动做了铺垫,暗示了农民们对祭社活动的用心准备。“携”字生动地表现出农民手持酒前往田头的动作,亲切而自然。“田头”点明了地点,将农民带着酒去祭社的行为直白地叙述出来,表达了农民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情。后两句“巫媪莫嫌滋味薄”体现了农民在祭祀活动中的虔诚态度。“旗亭官酒”指的是官方经营的酒肆所售卖的酒。“更多灰”是说旗亭所卖的官酒质量更差,含有更多的杂质。这一句与上一句形成对比,农民以旗亭官酒质量更差来为自家酒的味道淡薄开脱,这种对比也隐约透露出农民对官方产品的一种不满和对自家生活方式的一种肯定,使诗歌在质朴的叙述中增添了一丝对社会现象的讽刺意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次韵宣州西园》

下一篇:宋·范成大《早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