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wǎn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1
huāng
yuán
xiāo
lǎn
zhuī
suí
yàn
yīng
chuāng
xià
cháng
duō
shuì
zūn
qián
huā
lǎo
gōng
shī
shuāi
jiǔ
shuāng
péng
bìn
guī
lái
diào
xiǎng
jiàn
dōng
chūn
zhǎng
dòng
xiǎo
zhōu
bàn
liǔ
chuí

译文

荒芜的园子冷落凄清,我懒得去寻游观赏,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白天愈来愈长,正好在窗下多睡一会儿,酒樽前花儿已经凋谢,不能再激发诗情。我久已老(梦不见周公),只落得两鬓蓬乱,弃官回乡吧,跟一竿钓丝相伴。可以想见竹篱东面,春水已经涨满,柳丝低垂的岸边,小船儿正孤单地摇晃。

逐句剖析

"荒园萧瑟懒追随":荒芜的园子冷落凄清,我懒得去寻游观赏,

# 追随:追寻赶趁。

"舞燕啼莺各自私":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

# 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

"窗下日长多得睡":白天愈来愈长,正好在窗下多睡一会儿,

"尊前花老不供诗":酒樽前花儿已经凋谢,不能再激发诗情。

# 尊:这里指酒樽。

"吾衰久矣双蓬鬓":我久已老(梦不见周公),只落得两鬓蓬乱,

# 蓬鬓:鬓发蓬乱,是失志、失宠之态。鲍照《拟行路难》:“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吾衰久矣:《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里说“吾衰久矣”,委婉地表示了对当今久无周公这样的明主圣人的慨叹。

"归去来兮一钓丝":弃官回乡吧,跟一竿钓丝相伴。

# 归去来兮:陶潜有《归去来兮辞》表达弃官归田的心态。

"想见篱东春涨动":可以想见竹篱东面,春水已经涨满,

# 春涨动:春水开始增涨。春季涨水叫春涨。,篱东:隐指隐居之地。陶潜《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小舟无伴柳丝垂":柳丝低垂的岸边,小船儿正孤单地摇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晚》为宋代范成大所作的七言律诗。诗中描绘荒园、舞燕、啼莺等暮春景象,展现出园中的萧瑟与生机。诗人借景抒情,由“花老”联想到自身双鬓斑白,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南宋朝廷的隐。借“归去来兮”等传达归隐之意,末句以想象的水乡暮春图强化思归之情。全诗寓情于景,抒情深沉婉曲,用典巧妙,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尽显诗人高洁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春晚》由宋代范成大创作。公元1179年春,此前在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担任参知政事仅两月,就因与孝宗政见不合而遭落职,返回故乡吴县。在这种仕途不顺、难遇明主的情况下,他怀着隐退的心情创作了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抒情诗。诗中描绘了暮春时节荒园萧瑟,燕舞莺啼的景象,以及窗下日长、尊前花老的情景。诗人由景及人,从花老联想到自己衰老,慨叹南宋朝廷的现状,同时借“归去来兮”等表达归隐之意和高洁情操,以江南水乡暮春图强化思归之情,抒发了内心的愁绪、愤世之感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开篇通过“荒园萧瑟”“舞燕啼莺各自私”描绘暮春园景,营造出荒寂、冷清的氛围,借此抒发内心的愁绪与对世态的感慨。用典:“归去来兮”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的心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3. 分段赏析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荒园萧瑟”描绘出园子暮春时花残叶败的衰败景象,奠定了全诗略显消沉的基调。“懒追随”直白地写出诗人兴致缺缺的状态。“舞燕啼莺各自私”将燕莺人格化,表面写它们在荒园中自得其乐,实则暗喻朝廷中的小人只顾自身利益,巧妙地隐射时事。“窗下日长多得睡,尊前花老不供诗”:“日长多得睡”侧面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闷,因愁绪难遣而借睡眠打发漫长时光。“花老不供诗”则表明暮春时节花朵凋零,难以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进一步展现出诗人消极的情绪。“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吾衰久矣”既实写自己鬓发斑白、年华老去,又暗用典故,表达对南宋小朝廷难以振作的慨叹。“归去来兮一钓丝”化用陶渊明典故,表明诗人决意退隐,以垂钓自适,体现出其高洁的情操与对现实的无奈。“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想见”二字表明是想象之景,描绘出故乡春水上涨、柳丝低垂、小舟静候的画面,充满诗情画意,进一步烘托出思归之情。“篱东”的运用,强化了对故园的思念,同时与开篇的荒园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情感倾向。

4. 作品点评

《春晚》是范成大诗作中颇具特色的抒情七言律诗。在文学价值上,以暮春景象为依托,将对南宋小朝廷的愤懑、自身的无奈与高洁志趣巧妙融合,借景抒情,意蕴深厚。写作特色鲜明,不事雕琢景物,却能精准传意,心境描绘含蓄,用典自然贴切,使情感表达委婉而耐人寻味。从文学地位看,此诗展现了南宋时期文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复杂情感,对研究当时的文学创作风格和文人心态有一定意义,体现了范成大诗歌善于抒情达意、含蓄蕴藉的艺术水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声情婉转,微嫌近于词耳。

清诗文家潘德舆《宋诗三百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三十八)》

下一篇:宋·范成大《三湘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