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无悰坐客稀":孩子们毫无欢乐,宾客也寥寥无几,
"今年孤负隔年期":今年辜负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约定。
"谁从天上牢遮月":是谁在天上牢牢遮住了明月,
"不管人间大欠诗":全然不顾人间正极度缺乏诗意。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分段赏析
“儿女无悰坐客稀,今年孤负隔年期”首句聚焦中秋夜的场景:儿女们兴致索然(“无悰”),来访的宾客也寥寥无几。节日本应有的热闹团圆氛围,因无月而变得冷清。次句直抒胸臆,“孤负隔年期”点明遗憾,人们苦等一年的中秋佳节,却因月色缺席而辜负了这份漫长的期待。“隔年期”强调中秋作为年度重要团圆节点的意义,反衬出无月时的失落感,为全诗奠定了怅然的基调。“谁从天上牢遮月,不管人间大欠诗”后两句转向对“无月”的追问与感慨。诗人以拟人化的口吻发问:是谁在天上牢牢遮住了月亮,全然不顾人间正因缺了月色而少了多少诗意?“牢遮”一词强化了月亮被遮蔽的彻底性,暗含一丝无奈与调侃;“大欠诗”则点出中秋赏月与文人赋诗的传统关联,既表达了对月色的渴求,也体现了文人对中秋诗意传统的珍视。信最终夜晚会变得清澈如水,月亮会照亮整个夜空。届时,他会停下手中的酒杯,倚靠在楼边,尽情欣赏这美好的月色。“终当”表明诗人对明月重现充满信心,“停杯”“倚楼”两个动作,描绘出诗人期待中赏月的姿态,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终将到来的信念,以及对宁静、美好的中秋月夜的向往。
上一篇:宋·范成大《十月二十六日三偈》
下一篇:宋·范成大《题范道士二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