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tián
yuán
xīng
liù
shí
shǒu
shí
èr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1
sāng
xià
chūn
shū
绿
mǎn
sōng
xīn
qīng
nèn
jiè
tái
féi
tóu
diàn
tóu
mài
guǒ
yán
jiǔ
guī

译文

桑树底下春天的菜蔬把菜畦装点得一片翠绿,白菜心青青嫩嫩,芥菜苔长得肥壮又鲜脆。在溪边清洗挑选好蔬菜,就拿到集市店铺上去售卖,傍晚时分,卖完菜包上些盐,再打些酒便回家去了。

逐句剖析

"桑下春蔬绿满畦":桑树底下春天的菜蔬把菜畦装点得一片翠绿,

"菘心青嫩芥苔肥":白菜心青青嫩嫩,芥菜苔长得肥壮又鲜脆。

"溪头洗择店头卖":在溪边清洗挑选好蔬菜,就拿到集市店铺上去售卖,

"日暮裹盐沽酒归":傍晚时分,卖完菜包上些盐,再打些酒便回家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田园杂兴(其十二)》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春日组诗之一。诗作描绘春日田园风光,桑树之下春蔬葱郁,白菜心青嫩、芥菜苔肥硕。接着展现农民劳作场景,溪边洗择蔬菜后到店头售卖,日暮用卖菜所得裹盐沽酒而归。全诗以自然质朴的语言,通过白描与细节描写,勾勒出宁静和谐的乡村春日生活图,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创作的大型田家诗组,共六十首。诗中依次描绘农村春、夏、秋、冬景色与农民生活。这组诗不仅展现乡村四季风光,也反映农民在剥削下的困苦,从多方面呈现当时农村真实状况,具有深厚生活气息与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如“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渲染地描绘出桑下蔬菜生长的景象,使田园风光如在眼前。细节描写:“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通过“洗择”“裹盐沽酒”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劳作过程和生活场景,使诗歌更具生活气息。借景抒情:诗人借“桑下春蔬”“溪头”等田园之景,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景中含情,情因景生。

2. 分段赏析

首句“桑下春蔬绿满畦”,描绘了桑树之下,一畦畦春蔬绿意盎然的景象。“绿满畦”三字,生动地展现出蔬菜生长的繁茂与生机勃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感受到春天田园的浓郁生机与活力。次句“菘心青嫩芥苔肥”,进一步聚焦于具体的蔬菜,细致地刻画了白菜心的青嫩和芥菜苔的肥壮。“青嫩”“肥”等字词,从质地和形态上对蔬菜进行了精准的描写,突出了蔬菜的鲜嫩肥美,让人仿佛能看到那饱满多汁的菜心和粗壮的菜苔,也暗示了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第三句“溪头洗择店头卖”,由田园的景物描写转向了人物活动。人们在溪边清洗、挑选蔬菜,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农民劳作的场景,也体现了田园生活与外界的经济交流。“溪头”点明了清洗蔬菜的地点,溪水潺潺,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之美;“洗择”则表现出农民对蔬菜的精心打理,反映出他们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尾句“日暮裹盐沽酒归”,描绘了在夕阳西下之时,卖完蔬菜的人们带着换来的盐,顺便打些酒,悠然归家的情景。“日暮”给整个画面染上了一层温暖的余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裹盐沽酒”是生活中的细节描写,盐和酒都是生活的必需品,通过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农民们在辛勤劳作之后,享受生活的场景,体现了他们简单而满足的生活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峡石铺》

下一篇: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十二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