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色先从喜鹊知":天气转晴可以先从喜鹊的活动中得知,
"斜阳一抹照天西":一抹斜阳映照在天的西边。
"竹鸡何物能无赖":竹鸡不知是什么样的无赖之物,
"如许泥深更苦啼":在如此深的泥淖中还苦苦啼叫。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全诗通过描绘喜鹊、斜阳、竹鸡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闲适、自然的氛围,在这些景物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病中悠然自得的心境,借眼前之景抒发了内心的悠闲之情。拟人:“睛色先从喜鹊知”一句中,诗人将喜鹊拟人化,赋予其预知天气的能力,实际上是通过喜鹊的活动来暗示天气的变化,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2. 分段赏析
一、二句从视觉角度写起,描绘了一幅晴天傍晚的画面。诗人观察到喜鹊似乎能预先感知晴色,暗示了天气转晴时喜鹊欢快的状态,给人一种生机之感。“斜阳一抹照天西”则进一步渲染了傍晚的氛围,一抹斜阳映照在西天,色彩鲜明,画面开阔,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亮色,也点明了时间是傍晚。在病中能留意到这样的景色,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也流露出一种闲适的心情。三、四句诗人的笔触从天空转向地面,聚焦到竹鸡身上。“无赖”一词,看似是对竹鸡的嗔怪,实则充满了趣味,赋予了竹鸡一种调皮的形象。在如此深的泥淖中,竹鸡还不停地苦苦啼叫,一方面描绘出竹鸡不畏泥深坚持啼叫的情景,另一方面也以竹鸡的啼叫声打破了傍晚的宁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病中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在病中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去留意竹鸡的啼叫,进一步体现了诗人的悠然心境。
上一篇:宋·范成大《丛台》
下一篇:宋·范成大《满江红·天气新晴》